苑雯文
摘 要:在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基礎教育步入了核心素養的新時代。核心素養旨在塑造全面發展的人,培育學生在今后社會發展中需具備的關鍵品格和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大膽地進行課堂改革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并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而互動教學通過強化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增強了課程的思維活躍度,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教學
引言: 行動的先導是理念,當前課堂變革的最新理念和指導思想就是核心素養。而互動教學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探究能力,增強每一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非常符合核心素養中“學會學習”和具有“科學精神”的理念?;咏虒W模式在應用中,通過多種交流和互動,不僅能夠增進學生間的情感,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還能讓學生在課堂生活中樹立“責任擔當”的價值觀念,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的能力,這非常貼合核心素養的要求。所以,本文將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進行深入的研討,尋找到一些合適的方式來進行良好的互動教學。
一、開展實踐化的教學新模式
生活化、實踐化是教育的根本方法。實踐是學生真實的生活實際中學生真實的行為,“實踐”是指學生體驗實際生活,是學生生命個體參與的富含情感體驗的“做”,是經過教師按照學科教育教學目標規劃設計的能在課堂內進行的學生的“真實生活活動”。在實踐化教學中,學生必然彼此交流,互相評價,有疑問會請教他人來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真正開放式的多邊互動,是互動教學中的新方法新理念,有利于打造充滿情感與智慧的互動課堂。例如《養成親社會行為》這一課,一位教師組織同學們參加了一次捐款活動。教師課前出示真實的生活事件:本鄉23歲的劉某是一名在校大學生,近期被醫院確診為骨腫瘤,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需要長期住院化療,高額的治療費用讓這個普通的家庭無力承擔。然后,老師要求同學們舉行一次捐款小行動,去力所能及地幫助這位同學。課堂上同學們布置了捐款箱,組織現場不記名捐款,很多同學拿出了自己日常攢下的零用錢;有些同學向父母說明了情況以尋求家長的支持;有些同學還與自己的朋友、親戚通信聯系,擴大捐款對象;有幾個同學還組織了一個籌款小組,將籌款范圍擴大到校園。本節課互動方式多樣,互動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們在行動中學會關愛他人,培養了學生“公共參與”的核心素養。
二、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互動氛圍
學生“科學精神”的養成,需要展開頭腦風暴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這就要求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考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這要求課堂必以能力和價值觀為本位,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因此,教師要營造出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達成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目標。教師要切實的轉變觀念,以一個平等的姿態對待學生,并且要尊重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積極的鼓勵和指導。教師還要懂得放手,讓學生來互動互評,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潛能,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場,成為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主陣地。比如說在《文明有禮》一課中,一位老師的課堂流程是這樣的。
1.同學就學生自身角度,商討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完成《文明有禮,學生自律宣言》。2.同學就班主任的管理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完成《給德育處的建議書》。3.各組展示自己的建議書,其他組討論建議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議。4.整理出完善的建議書,交給德育處,請校長聽取我們的建議。
本節課教師精確制“導”,學生課堂中充分思考和互動,學生不只是思考并寫出有關建議,教師把評價建議修改建議的權利交給了學生,把提交建議書的行動也交給了學生,切實的落實了學生的“公共參與”“科學精神”等核心素養。
三、創設多樣的互動活動
1、創設激發思維的問題情境,從而引導學生互動。課堂以問題設計貫穿始終,從而引發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生與生之間相互啟發,互疑互問。從而實現活躍的互動課堂,在互動中去不斷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問題,這樣的課堂就會掀起一個個新的認識“沖突”,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促進了學生自主的構建知識結構,從而培養學生“理性思維”。
2、善用信息技術和網絡交互,從而引發互動。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多種資源與信息有效結合,靈活生動地展現教學內容,增強學生感受和體驗,讓學生有感而發,從而調動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學。而人機交互,也是實現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互動的好方法:如利于時政熱點新聞,讓學生網上討論,網絡評論或解疑等形式,一起共同經歷探究知識的歷程,從而落實學生的“公共參與”等素養。
3、以多樣互動,產生合力。精心設計各類問題,合理分配任務,靈活采用探究的形式,讓同桌互學、小組討論、大組辯論等形式。這些方式能有效的調動全體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熱情的投入到學習探究里并樂在其中,使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產生“共振”作用,形成強大合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結束語
互動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方式,應大量存在于道法課堂的教學實踐之中,學生只有親自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養成今后發展中必備的品質和能力,把自己塑造成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所以,課堂教學中要創新互動模式,開展實踐性教學,要注重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還需要創設多種互動活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互動教學中還存在著其他的方法,本文提供的三種較新并且有實效的互動教學方法,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互動教學方式出現,與各位同仁共勉。
參考文獻:
[1] 常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新智慧, 2018(22):61-61.
[2] 陳開洲. 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3):138-139.
[3] 朱文霞.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 旅游縱覽(下半月)(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