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斌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數學是其重要的學科之一,因為數學的學習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而且數學的學習過程比較枯燥,知識點繁雜,學生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因此針對初中的數學教育教師能夠培養起學生對數學的熱情,激發學習的興趣。本文結合數學的核心素養極其如何培養核心素養進一步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
數學核心素養就是指一個人具有的思維能力,面對事物能結合數學知識來解決,把數學特性靈活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核心素養不僅是外在的表現,也是對一個人自身素質修養的磨練,體現在一個人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數學學習的方法技能和對數學思想的感悟。在教育機構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比較重要的,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能體現出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潛力,因此,初中的數學教師應該首先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悟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目前的初中數學教育,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者面臨的新問題。
1 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必要性探討
1.1 核心素養居于教育核心地位
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的教學中占據首要位置,因為素養的培養是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的表現,一個人具有多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著能對知識真正掌握的程度。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生的學習中受到很大的重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僅在我過數學核心素養得到重視,在國外的一些國家也相繼研發一系列的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全世界都已經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很重要的教育目標。
1.2 數學核心素養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育在初中的教育中來看屬于文化教育,學生要從學習理論知識開始來對數學有更多的了解,然后把學到的知識點應用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對數學這一學科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培養數學核心素養需要不斷的積累,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再結合實際的生活經驗,最后經過總結分析然后對數學核心素養有進一步的提高。培養數學核心素養,能鍛煉學生面對問題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培養學生創新的思維、對外界的新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以及發展身心健康積極。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數學核心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數學的邏輯思維象征著學生對解決問題具有的能力,因此從根本意義出發,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進入社會后具備較強的解決問題能力。
1.3 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的需求
要想讓初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數學核心素養不是單一的概念,核心素養包涵多種因素,比如數學思維、對數學的價值觀、對數學的靈感等,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寬廣。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育過程中應該采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鍛煉學生嚴密的數學邏輯思維,培養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習興趣的培養。
2 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過程缺乏整體聯系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教師很少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只是追求給學生灌輸更多知識點,忽略了教學的本質。其實從研究結果來看,那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學生只是把學習看成一個任務,不能把自己投入到學習中,這樣很難達到學習的高效率。在傳統的課堂上缺乏生機勃勃的畫面,因此學生不能被吸引到課堂中,對知識點的掌握比較片面,不注重知識的緊密聯系。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不知道如何運用知識點,在看問題的時候只能想出比較片面的解題思路,不能把所掌握的內容合理運用,因此達不到教學理想。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即使學生在課下復習的時候,他們只會一遍一遍的鞏固知識理論,背誦數學概念公式,不會主動思考這些概念的來源,不能全面的掌握知識。對復雜的知識點合理的結合聯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在潛意識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形成。
2.2 未融入數學文化理念
在對初中數學教育過程中,因為現在的應試教育模式,大多數教師只注重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核心的培養。在很多學校,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了解很多,甚至對學習公式概念掌握很牢固,有很多孩子在做數學的題的時候沒有困難,但是他們忽略了數學學科的內涵。在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缺乏對數學的想象力,實踐能力不足,對新事物的創新力也不夠,因此不利于學習興趣的養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把數學理念合理的融入到學習思想中,學習只是為了解題,只是為了考試,這種傳授知識的方式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缺乏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
3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3.1 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實現文化取向與知識取向之間的結合
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數學學科有很多的內容,所以數學環節比較多,因此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有壓力,其中價值取向最為重要,在數學中文化取向和知識取向都屬于價值取向的一部分,要想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就必須把文化取向和知識取向相結合的融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其中,文化取向就是教師要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知識取向以教學為中心,學生要結合課本知識來學習。為了更好的把文化取向與知識取向結合起來,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需求,拉進與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在設計課件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插入數學的應用方面,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教學目標的完成。
3.2 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數學思維的養成對一個學生在數學方面有更好的發展,首先數學思維作為數學學科的精髓,應該是每個學生都要具備的核心素質。教師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可以從一些小活動入手,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開展一題多解的小游戲,就是對于一道數學題,有很多種解題思路,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想出每一種解題方法,能想出方案最多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禮物,來激勵學生多動腦,面對問題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來思考。
4 結束語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努力。教師要做好適應學生發展數學思維的課件,不斷為學生創造數學實踐的機會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學生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在數學課堂,在課下也要主動的思考問題,不斷更新自己的解題思路。兩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吳正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69-71.
[2]季銀泉.課程與教學論[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