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勁松
◆摘 要:在教學《背影》一文的時候,我總喜歡在上這一課前,讓學生真實地了解一下自己父親或母親等的背影,讓學生在真實的背影中去感受親情,在情感引導下進入文本學習。在學生對背影有了一定了解或理解后,我再制作一組關于“背影”的視頻放給學生看,有時我也喜歡用一組組“背影”的圖片制作成幻燈讓學生欣賞,讓學生在視覺沖擊下去感受“背影”中的深情。
◆關鍵詞:中職;語文;科學;教學情境
職校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群體,他們有著其它任何學校難以比擬的學習困難,這里的學生對于學習有著天然的抵觸情緒。因為這部分學生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過去老師們心目中“遺忘的角落”。但是,雖然這部分學生成績差,但是他們的智商及對于未來的憧憬同樣不可小覷,這部分學生中的絕大多數依然渴望改變自己的現狀,想要借此機會實現自己美好的未來。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質,真正實施因材施教。情景教學是比較適合中職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所謂情景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性地創設一些形象、生動的教學場景,讓學生親身感受教學過程,使學生對教材有全面的了解,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全面開發。
一、利用生活元素巧設教學情境
創作的源泉在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創作的根本,沒有了生活任何藝術都會缺乏旺盛的生命力。職校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亦如此。當我們引導學生欣賞經典作品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提前深入了解作品所在的時代背景,尤其是作者所生活的現實環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入文本的靈魂,掌握文章的精髓,把握作者要想表達的真實情感。只有學生真正了解了文章背后的生活環境后,尤其是將學生的生活引入文本教學后,學生學習的激情才會被徹底激發,中職語文課堂才會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文本內容選擇恰當的生活常識,將學生的生活與教學文本進行巧妙的對接。例如,在教學《背影》一文的時候,我總喜歡在上這一課前,讓學生真實地了解一下自己父親或母親等的背影,讓學生在真實的背影中去感受親情,在情感中進入文本學習。在學生對背影有了一定了解或理解后,我再制作一組關于“背影”的視頻放給學生觀看,有時我也喜歡用一組組“背影”的圖片制作成幻燈,讓學生在視覺沖擊下去感受“背影”中的款款深情。
二、利用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學的過程是再次創作的過程,再創作過程中的主角是學生而非老師。不過,盡管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角是學生,但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依然是主角,只不過一切要以轉變學生為出發點。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引導下切入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精髓,達到對教學文本真正的領悟。當然,在問題情境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深刻理解文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能夠切中文章的要害與學生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問題情境的設計一定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一種學習好的沖動與激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有著強烈的學習好的意愿。例如,在教學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一文的時候,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情境:①文章中主要寫了幾件事情?②每一件事情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③假如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件事情,你準備用那些詞語來加以概括?④文章在寫作上有些什么樣的特色?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尤其是在對每一件事情的概括過程中,學生一步步認識了母親、認識了母子之情,深刻地了解了作者對于母親的深切懷念。
三、利用人物角色創設表演情境
中職語文教學文本中的很多文章中有不同的角色,假如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使用角色表演,一定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在角色表演中深切地理解文本。例如,我在組織學生學習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每一位人物的性格及其特點,我在讓學生了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其個性后,抽學生組成一個表演團隊分角色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我們的表演者在身臨其境中感受了人物的個性及其復雜的心理,對不同的人物有著不一樣的深刻理解。其余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同樣有了不一樣的收獲。事后,我讓學生將這一課編成了話劇在學校活動中公開演出,全校學生均進一步理解了文本中的每一個角色。
四、科學利用影視劇創設影音情景
課堂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將視頻與音樂巧妙地結合起來,更能給學生以視覺沖擊,讓學生在音與影的視聽中感受文本固有的內涵,激發學生學習與深入創作的靈感,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與理解、概括能力。例如,在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的時候,我將《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一段進行了精心的裁剪,在精彩片段與主題曲的相互映襯下,我輕松地將學生引入東漢末年動蕩的年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示范性朗讀,學生對于本文的學習激情一定會得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一定會徹底地被渲染。當然,中職語文文本中的許多文章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的文學精品,作為中職語文教師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將文本中所包含的藝術魅力與思想情懷激發出來,讓學生在開開心心中感受不一樣的文學思想。
總之,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教學文本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利用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潛在的思想,利用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能力,達成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尤其是中職校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充分利用巧妙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沖擊下調動自己對于語文學科的喜歡之情,讓學生學習語文文本成為學生努力追求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潘仲全.中職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09).
[2]趙秀蘭.“參與型”課型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