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方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轉向多層次、高標準和綜合性,教育部門也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印發了關于教育改革的《新課標》。其中《新課標》對體育教學提出了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總目標,以及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領域的目標。筆者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探討新課標下如何上好小學農村體育課。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體育課;農村教育
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推動教育資源向平等化方向邁進。但是從現實的教育狀況來看,經濟發達地區教育水平遠高于經濟落后地區,城鎮教育領先于農村教育,雖然農村教育在逐漸進步,但小學農村體育教學中面臨的場地不足、設備不全、觀念落后等現象依然突出。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堅持將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的要求。在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積極改善小學農村體育課程的現狀,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使每個在基層工作的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實際的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一些改善小學農村體育課教學狀況的策略。
一、克服困難,因時利導,為體育教學創造條件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除了對教師自身的的教學水平有所要求以外,場地和器械也是體育課程必不可少的條件。但農村教育水平有限,很多學校占地面積較小,器材匱乏破舊,遠遠不能滿足教學活動和學生運動的需求。因此,在硬件設施相對落后的情況下,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喲啊積極創造條件,改善條件,盡可能利用一切條件完成體育教學要求。[1]
(一)因地制宜
體育課程教學主要是在戶外進行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來進行教學活動。從目前的顯示狀況來看,短時間內學校很難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標準的場地建設和器材更新。因此教師要利用現有資源對場地進行改造。比如學??梢詣訂T全體師生發揚自力更生的的精神,利用課余時間和周末時間參加義務勞動,對校園中閑置的土地進行平整。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好的上課條件,還能增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為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二)合理布置校內活動設施和器材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器材使上好體育課程是小學農村教師要解決的難題之一。首先,教師可以聯合學校與城鎮學校形成互助關系,在教育部門的聯合下,引進一些城鎮學校淘汰的但還是可以使用的教學器材。其次,要對有限的器材進行安排,比如乒乓球臺擺放在離教學樓不是很遠的地方,方便學生下課可以進行運動。最后。可以引進小區和公園中使用的組合器械,安裝在離教學樓較近的空地上或是宿舍樓旁邊,方便學生課間和空余時間使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制作一些符合農村特色的教學器材。[2]比如:毽子;跳高架;簡易籃球架等。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程效率
在很多農村的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觀念比較落后,在課堂中發揮著主宰課程的作用,導致很多學生被動的進行課程學習,很難產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在農村體育教學中,教師如何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一個關鍵性問題。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活動安排
在現實的小學農村體育教學活動中,受限于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很多大型的體育教學活動無法開展。但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課程活動安排。比如,在每節課上課之前的幾天,教師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征求學生意見,有沒有什么好的體育項目可以讓大家共同參與,如果學生提出的創意較多,可以讓大家投票選擇出幾個最好的,分不同課時進行教學。這樣由學生集體討論出的體育項目,不僅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詢問學生意見,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對個人的教學活動進行匿名評價,發現問題要及時改正,保證每一堂體育課程的時間都沒有浪費。
(二)指導學生科學的進行運動,關注學生人身安全
由于硬件設施落后,小學農村體育教學中所面臨的風險也較高,有部分學生會因為沒有進行科學的運動指導而受傷嗎,導致從小埋下心理陰影,不符合“終身體育”的課程標準,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指導學生科學的進行運動,具體來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理論與實踐并重,通過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告訴學生在運動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一些急救措施。第二,進行科學的技巧示范,很多教師不注重技巧示范,上課以后讓學生自己直接進行體育項目鍛煉,導致發生意外。所以在上課之前,教師要進行科學的技巧示范,對于自己不是很好把握的內容,要做好備課工作。第三,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人身安全,因為農村體育場地不是很規整,很多地方存在安全隱患,小學生在打鬧過程中容易發生危險。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行動,對于危險行為要積極制止。[3]
結語:毛主席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一個學生持續不斷進行學習的重要條件。對于硬件設施相對落后的農村小學來說,不能因為條件艱苦就放棄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反而要迎難而上,積極創造各種教學條件,實現新課標對體育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永鳳.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J].散文百家(下),2018,(11):254.
[2]姜英花.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體育時空,2018,(22):350. DOI:10.3969/j.issn.1009-9328.2018.22.304.
[3]周歡歡.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解決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8,(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