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實行,各地區高中學校高層領導愈發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校領導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對體育課程的安排時間較少,導致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較為低下。與此同時,部分其他課程教師為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一味地霸占體育課程時間,導致各地區高中學校體育課程時間進一步縮短。為改變這一不利局面,各地區高中校領導應順應新課改政策的要求,加強對高中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政策對教育從業人員的新要求,這就要求各地區教師應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保證國家素質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由于核心素養具有多元化、復雜化的特征,各地區教師人員應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模式進行分析,從而確保自身培養策略的實施可以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切實養成。除此之外,各地區教師人員在制定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的同時,應全面結合自身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從而保證制定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具備較高的可行性。
二、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加強對新課改政策的學習,從而明確認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保證今后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首先,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在新課改政策的指引下,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開展教育活動,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的工作壓力;其次,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更為全面地收集學生的各項信息,不僅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不足之處,而且可以緩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高中體育教學氛圍;最后,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轉變學生的考核方式,利用小組成員的總體成績進行排名,從而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學生步入社會時必須具備的能力,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利用自身的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相較其他課程而言,體育課程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有著獨一無二的意義。一旦學生的責任意識不足,必將拉低班集體的整體成績。這就意味著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利用自身的體育教學活動,恰當地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例如,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組織各小組進行接力競賽。學生通過與組內成員的交流,明確自身在接力賽中的位置。而教師應全面監督比賽過程,并對不同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記錄。在比賽結束后,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對不同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卻沒有得到切實鍛煉,這就要求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在新課改政策的指引下,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融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中去。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舉辦思維創新活動,從而借助不同學生的思維碰撞,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鍛煉。其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從而幫助學生將自身的創新意識轉換為創新能力。例如,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影響投籃效果的因素進行探討,并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通過這種探討式的學習活動,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切實提高。
(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
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體育活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強化是有時限的,如果學生無法養成終身體育理念,必將導致學生身體素質的逐漸下降,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首先,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可以借助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學生設計更為有趣、更為系統的體育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其次,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鍛煉習慣,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服務,從而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理念;最后,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為學生闡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利用學生的危機意識有效約束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長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進而推動全體國民身體素質的提升。
綜上所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做好長期奮戰的心理準備。各地區高中體育教師應認識到新課改政策實施對自身教學工作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強對新課改相關政策的學習與引進,從而明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深入分析影響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因素,為今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的制定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支持。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