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添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是小學和高中的有效銜接和過度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還有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初中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目前也隨著素質教育全面普及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那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和家國情懷呢?本文將就此進行論述。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家國情懷;初中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目前落實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教師要充分利用這門學科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愛國教育是非常核心的一個內容,它對于國家未來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能夠借助該學科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1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培養家國情懷的意義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家國情懷的培養,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生活的質量和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也能夠意識到國家的繁榮昌盛為自己生活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條件。那么學生對國家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能夠深深地建立起情感。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供動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投入的去進行學習,端正自己學習的態度。通過愛國主義的熏陶讓學生能夠逐漸的形成為國家的富強努力學習的決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策略
2.1 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愛國主義知識,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不斷地優化教學的方法,讓課堂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些愛國的小視頻或者是圖片,使得學生能夠在一個愛國的氛圍下進行學習。也可以為學生開展一些和愛國相關的交流活動。比如讓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通過小品或者是演講等形式去體驗愛國的故事,提高學生對于愛國情感的一種認知。學生在交流中會產生分歧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的討論和思考,逐漸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敬畏生命》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戰狼2》的電影短片,讓學生通過短片的故事去受到感受,認識到這些軍人他們懂得讓人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從而深刻的體會到這些軍人在對生命的敬畏下的一種愛國的情懷,是對于生命的一種執著和勇氣。通過這樣的一個影片的渲染更好的滲透愛國教育。
2.2 利用教育基地的條件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更好的一種方式就是可以讓學生能夠走進一些教育基地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博物館或者受歷史紀念館,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利用好當地的資源帶領學生去當地的紅軍遺址,讓學生去這些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通過實景的感染力,給學生講述愛國的故事,使得學生能夠從多種感官中去建立愛國的意識。
2.3 通過主題活動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感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其實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品質,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行為,能夠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實現愛國主義的價值,也就是能夠將愛國的情感轉變為一種行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著豐富的情感,正義感也比較的強。那么結合這樣的特點教師可以借助于教學內容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去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比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走進法治教學時,這一部分內容也可以和愛國教育進行融合。法治和愛國本身都是正義的象征,而法治的建立和維護本身也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那么教師可以借助于普法日開展學生的愛國實踐活動。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專題化的呈現。可以讓學生就一些案例進行調查活動,通過調查讓學生進行答辯,通過這些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2.4 培養理性愛國主義教學
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有些學生為了愛國情懷很容易出現一些報復性的行為。比如在關于釣魚島的這個問題出現后,會出現一些“愛國事件”等等。那么這些都可能會出現一些比較偏激的問題。使得國民的生命和財產受到一定的損失。因此愛國需要理性,所以教師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愛國主義教育。
3 結語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當前教師的重要職責。而道德與法治教育更有義務通過這門課程的優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愛國主義思想的引導下能夠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學生的民族精神,讓學生更加堅定自己學習的目標,能夠為國家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本文從四個方面淺析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培養策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 黃淑真.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淺談[J].考試周刊,2019(13).
[2] 包景勝.巧掘鄉土資源 培育愛國情懷——例談鄉土文化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06).
[3] 張榮.關于書畫教學中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的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03).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瓦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