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春梅
摘 ?要:數學繪本將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與數學知識巧妙融合,圖文并茂,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幫手。因此,將數學繪本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能夠有效的緩解數學課堂的枯燥,是數學教師改善教學方式的新出路。本文從“選取繪本”“運用繪本”“設計繪本教學”三個方面展開分析,旨在對運用數學繪本打造高效數學課堂進行簡單論述。
關鍵詞:數學繪本;高效;數學課堂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得傳統教材編排往往以“知識點+例題+練習”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眼前,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數學問題在具體情境和現實生活中的運用,一方面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的情緒,另一方面也無法滿足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需要。而數學繪本在貼近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經驗的前提下,讓學生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體會到最好玩又最實用的數學知識。因此,我們不妨將數學繪本巧妙地設計到數學教學中,讓它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選擇繪本并將其合理運用到教學中呢?
一、合理選取繪本,體會數學的魅力
在運用繪本教學之前,教師必須要重視對教材和繪本的雙重解讀和分析,一方面,要選擇既切合教材內容的數學繪本,讓故事與數學知識成為兩條并進的學習線索;另一方面,要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多作考慮,比如說小學生容易被絢麗多彩的畫面吸引,因此教師要盡量選取生動、可愛的繪本,只有這樣,才能讓數學故事更好地為創設數學活動而服務,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例如,繪本《小小消防員》講述的是三位消防員急著去游行,但他們的消防衣上的紐扣全部消失了,于是便開始尋找三組相配套的紐扣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生活物品的屬性,為學生巧妙地展示了“分類”的概念與思想。因此,教師在講授“分類”知識的時候就可以選取《小小消防員》這本繪本,讓學生從給生活物品歸類的過程中感知其中的觀察、分類等數學內容與思想。再如,繪本《十個人快樂大搬家》將“10的分與合”的知識設計到巧妙的紙上游戲中,既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又能讓學生逐步建立起“10的分與合”的概念。
二、科學運用繪本,提高教學的質量
合理選取繪本之后,我們會發現即使是最貼近教材內容的繪本有時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繪本的篇幅冗長,要是全部運用到課堂中,會占據太多的知識講解時間;或者有些繪本的語言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些復雜難懂。因此,教師在選取繪本之后,必須要再次結合教學內容對繪本進行審視,可以適當地增刪繪本中的內容,讓繪本既保留豐富的數學元素,又能讓學生在完整、嚴謹的故事中學到知識。
例如,繪本《一起一起分類病》中涉及了很多次知識內容跨度很大的分類整理活動,那么這時就需要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對繪本內容進行科學適當地刪減,對繪本的語言進行重新編排,讓教學中用到的繪本內容更加精煉。在教學中,筆者將教學環節精簡到3個:第一個環節讓學生觀察分類情況,猜測分類標準;第二個環節讓學生分紐扣;第三個環節將數學知識與身邊的實際生活聯通起來,讓學生去分類整理他們身邊的物品。這樣一來,就讓繪本更好地為課堂活動進行服務,也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三、精心設計繪本教學,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必須要精心地設計繪本教學,教師應該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抓住繪本知識的本質進行課堂提問。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盡量避免表面化的提問,比如“故事講了什么”“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這類提問容易掩蓋數學知識的內涵,將數學課堂變成語文課堂。繪本應該為數學教學服務。
例如,運用《女巫的神奇罐》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問“女巫的兩個神奇罐一樣嗎”,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測——再觀察——驗證——總結”的數學思考過程,以幫助學生逐漸學會有效的思考。
2.知識展現過程要循序漸進。知識展現是在數學活動進行中體現的,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的認知基礎,根據實際學情和教學重、難點設計合理的、層層遞進的數學活動。
例如,在運用《亂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教學時,讓學生先在“找鑰匙”的活動中感知“排列”的概念和規律;接著,讓學生在“找路”的活動中發現排序規律;之后,再讓學生在“整理宴會廳”的活動中運用規律;最后,讓學生在“舞會”活動中增強對規律的運用能力。這樣的活動設計層層遞進,使得知識的展現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完全符合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能夠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總之,數學繪本不僅僅是吸人眼球的故事書,它們同樣是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的書籍。教師在運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遵循以上的建議,讓學生在數學課堂進行趣味閱讀,感知數學魅力,學到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黃曉波.“繪”出數學學習的另一面精彩——小學數學繪本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25):22-23+50.
[2]張文毓.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174-175.
[3]王巖.數圖結合 ?活化課堂 ?引思激趣——繪本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7(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