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濤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是重要的組成內容,通過古詩的學習,可以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審美情趣,應該應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本文針對小學古詩的教學,研究了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情境教學法;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主要是創設生活、故事,以及游戲等相關情境,在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高效的學習,在各科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改善了教學效果。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還可以引導學生,充分融入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小學生進一步提升認知能力,提升教學水平。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在一些古詩中,不僅包含了崇高的思想情感,還具有優美的意境,
主要是由詩人的切身體會而抒發的情感。教師對古詩進行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可以讓學生誦讀,進而逐漸感悟到詩人抒發的思想情感,充分感受詩中描繪的意境。古詩詞讀起來是朗朗上口的,很多經典的詩句只有讀出來,才能理解其內涵。不僅如此,通過誦讀,有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知識,在日常學習中,通過不斷的誦讀,可以讓學生傳承古詩詞中的積極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圍繞古詩意境,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其中的美,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比如說,對《春夜喜雨》進行講解時,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展現詩中描寫的景象,讓學生閉上眼睛,為學生播放下雨的聲音,這樣可以將學生帶入到下雨的意境中,進而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語文素養方面,也會得到進一步升華。
二、展開聯想,讓學生靠近作者
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奇心比較強,缺少耐心,對新奇實物往往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特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對教學內容進行導入時,要使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也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創建有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可以主動學習古詩。例如: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詩中意境,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對夜晚的明月、驚鵲,以及清風等想象,教師可以播放對應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全身心暢游在夏天的夜晚中,進而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思想情感,學生也會充分理解古詩中的意境,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一直以來,人們對古詩的形象美給予了高度贊美,這也是古詩的經典之處。在一些經典形象中,通過情境的創建,可以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景之中,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腦海中的浮現形象描述出來,學生可以錦衣理解詩中的語言,以及描寫的實物等。比如術,在《石灰吟》這首詩中,作者將石灰作為了歌詠的載體,充分贊揚了剛正不阿的精神,對留清白于人世間的人士進行了贊美。在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生產場景,相學生展示石灰煉制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解石灰的性質,以及石灰代表的人格與品質,進而讓學生的充分理解詩意,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進入情境,使學生獲得良好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為學生挑選了眾多的名人作品,有的寫景,有些寫人,還有的抒發情感等,在詩中,飽含了作者的道德情感以及高尚情操,這對教學情境法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可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建設有效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之中,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對古詩學習充分興趣。俗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對景物進行描寫時,往往體現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例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充分借助了景色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跨度,抒發了作者的思念情感,可以獲得強烈的情感體會。一般來說,小學生的閱歷比較少,有些情感體會還沒有得到深入的感觸,進而不能掌握其要領。作為教師,需要發揮引領作用,帶領自己的學生走進教學情景,以此來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會,在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審美能力。
四、感受情境,使學生親身作畫
在古詩詞中,往往包含不同的意境,當學生進入到詩中意境時,可以領悟一定到道理,感受相應的人文精神。對于意境,主要指的是將景色與作者的情感進行結合,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經歷,與詩中意境進行融合,進而到達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對古詩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聯想,對詩詞中的意境、形象進行深刻感受。一般來說,在古詩的句子中,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精神,為學生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作為教師,應該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目標。對于小學生,通過畫筆,就能夠表達自己情緒,在應用情景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圖,將詩中的內容畫出來,這樣可以充分讓學生加深的客觀認識,掌握一定的學習規律等。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深入理解相應的知識點。對古詩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行重點培養。比如說,教師可以結合古詩的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從基本的仿寫著手,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歸納,進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寫出相應的詩詞,然后,選擇優秀的作品展示出來,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古詩的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美感。學生在學習古詩中,也可以積極自主的參與其中,用心理解古詩的唯美意境以及作者抒發的思想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對情境教學法進行合理用,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古詩的內涵,將古詩的意境呈現在學生眼前,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錫良.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1):41-42.
[2]耿輝.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222-223.
[3]李翠梅.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