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洪 許重生
摘 要:開展水上安全 教育,學會一種游泳技術,開拓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化被動為主動,樹立安全觀點,杜絕事故發生。讓學生增加鍛煉方式,增長體質,終身受益。
關鍵詞:水上安全教育、徒手操、關愛生命、拓寬教學,終身體育。
人類生活在70%左右江、河、海洋的地球表面,在生存生產活動中經常與水打交道,就難免產生一些負面的事故。職校學生在校時間短,面臨著多種復雜的工作環境有可能也會參與學校。減少和預防溺水的事故里是一種社會責任,而學校是一個組織教學,傳授教育活動的機構,他滿足著社會需要。承擔起這種職責是與水打交道的工作之中一種義務。因此通過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能全面地、更交流地、有效地把水上安全知識從宣傳、警示走向校園的實際操作化被動為主動。
通過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是探討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豐富中職校園文化。構建特色現代職業教育,促進增強體質,終身受益。
一、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的意義
水上安全教育是平安校園安全教育的重點,每年暑假前各種安全講座、警示、標語、傳單等多種形式地進行宣傳,較被動式地進行安全教育。而發達國家(新西蘭、加拿大等)在水上安全教育方面經長期的實踐和發展,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我園有很多水上安全教育資料內容和知識點,但也只是被動式的宣傳、提醒。
針對我市12所職校,進行調查、采訪發現在學校沒有游泳池設置,在體育教學中游泳課的開展幾乎為零,教學中有沒有涉及,只有停留在宣傳、警示下;有的學校還要求學生遠離水上活動的負面宣傳,從而導致廣大青少年學生不會游泳,更不知自救,“怕水”。
這一現狀從另一程度上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體育需要,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留下沒有接觸水活動的遺憾;阻礙了學生的體育特長的發展,束縛了學生的鍛煉方式,因而也限制了職校生的就業門路。
二、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的方法與內容
根據體育課的教學特點把準備部分的徒手操內容貫穿游泳技術的教學,讓學生在做徒手操時進行模仿、誘導練習;了解、懂得游泳技術的動作要領,體會技術動作的意義。為今后的熟悉水性,獲得水中基本活動能力打下基礎。利用室內理論課讓學生理解學習水上安全知識的理論技能,增強水上安全知識,樹立安全觀點,克服麻痹思想,領悟生命的真諦,關注生命,提高生存技能。
水上安全知識:
通過在校期間的系統學習與培訓,豐富學習內容,增加鍛煉方式,樹立了安全觀點,在生活鍛煉中能預知、預測、分析危險,從而控制和消除危險,進而幫助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終身受益。
三、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體現關愛生命,拓寬體育教學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安全意識不斷加深,游泳水上活動項目的不斷發展,游泳活動作為一種鍛煉方式也受廣大學生的喜歡。在體育課中把游泳技術進行分解、示范教學,利用課前準備活動進行模仿、重復練習,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建立條件反射機制,形成下意識的動力定型,同時誘導學生模擬練習(如在長板凳上做徒手蛙泳,自游泳手腳配合練習),形成游泳徒手技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進行水上活動練習,理解水性,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在室內課的教學中進行理論技能學習與培訓,使學生掌握一種游泳姿勢,學會了水上安全理論技能。
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健康第一、關注生命,突破了傳統的教學等身體鍛煉的過程,把體育課當做一種學習的積累,讓學生增加了一種鍛煉方法,學會了一種生存能力,在今后的生活、生產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樹立了正確的安全觀點,杜絕預防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真正的體育教學目的。
四、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是娛樂與終身體育的需要
娛樂是體育的本質屬性,如果體育失去了娛樂的功能,那么它也就失去了魅力。在職校體育課中開展游泳徒手操教學,通過形式簡便,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讓游泳技術變得更加易懂,普及。把游泳技術化解為大眾游泳活動,讓這一項目更加大眾化、娛樂化,讓健身、關愛生命為主題的生活主題更加明確化,激發了主動自覺的行為感受活動學習,健身的快樂。
通過體育課開展游泳徒手操教學,培養學生對游泳活動的興趣,享受運動的樂趣。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關注生命、健康第一的學習實用性,培養了學生注重自己的體育興趣和特長;追求終身體育鍛煉的終身效益。建立了鍛煉習慣;發揮個體的發展和體現自我價值,從而發揮自己的特長愛好,拓展鍛煉方式,讓終身體育更加多元化,為今后進行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職校開展水上安全教育符合“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主題,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教學,開課堂內容、關注生命。同時加強理論教學,豐富健康教育的內容,為今后畢業就業和終身體育創下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美國游泳技術和訓練》人民體育出版社
2、《中等職業分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的調查與思考》2007年6月16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3、《體育習慣的形成的因素探析CT》中國學校體育,1999年02期
4、百度百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