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音樂而言,節奏訓練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教師必須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節奏感,方可極大地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鑒于此,筆者總結了本文。
【關鍵詞】節奏訓練;小學音樂;重要性
引言
在小學音樂課上,學生首次正式接觸音樂,主要學習的也是音樂的基礎知識。熟練的掌握節奏知識,可讓學生明確旋律組成,理解節拍的重要作用,同時幫助學生構建起節奏感。訓練節奏,能夠助力于培養小學生的藝術氣質,活躍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鑒于此,筆者總結本文。
1在音樂教學實踐中節奏訓練的作用
音樂教學種類繁多,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組織音樂教學,和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節奏訓練更容易讓學生感知到音樂的魅力和情感,樂曲的特征更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節奏的緩急、樂器的聲響、音符的變化,都能夠豐富學生的創造力,加深學生對節奏的感知、對音樂的自我理解,切實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在精神、心靈方面的積極作用,讓音樂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組織差異化的節奏訓練,既可以及時優化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又可以幫助學生學好常見的音符等音樂理論知識,掌握節奏的快慢強弱以及節拍的作用,讓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更加豐富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因此我們說,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而言,節奏訓練的藝術效果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2音樂教學實踐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從音樂教師的層面分析來看,為學生組織節奏訓練是小學階段音樂教學中較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環節。節奏訓練可以提升優化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通過訓練,小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音樂理論知識,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學生的層面進行分析來看,音樂教學實踐中組織節奏訓練,既可以培養、提升學生想象能力,還可推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較為好的節奏感,進而充分發揮自由想象,有助于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科學的節奏訓練,可以指引學生深入領會節奏美感,讓學生感知音樂氣氛中隱藏的情感。對于人的心理、情感而言,音樂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力。學生在聽節奏時,可以從情感上和音樂產生共鳴,切實感受音樂氛圍中隱藏的潛在的音樂魅力,進而迷戀于音樂的真諦,從而更愿意學習音樂,所以,我們說對于小學音樂而言,節奏訓練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教師必須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節奏感,方可極大地推動小學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
3怎樣在音樂教學中應用節奏訓練
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節奏訓練的作用較為關鍵,在進行教學實踐時,教師要選用合理的節奏訓練,為學生打開音樂殿堂的大門,指引學生在音樂中暢游,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3.1借助聲音、語言、動作開展節奏訓練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采用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音樂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方法。我們常用的語言,也有一定的節奏性,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提升學生的節奏感。不同的語言方式,可以傳遞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語句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動作來體現語言的節奏感,強化學生對節奏的認知、理解,比如,朗誦歌詞這一有趣的節奏訓練方式,就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3.2借助游戲開展節奏訓練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對各種事物充滿了新鮮感,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專注時間相對較短,愛玩好動是這一階段學生的常態,但是,他們對游戲卻是較為感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天性”,結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能力,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引用游戲成分。節奏訓練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課學習質量幫助很大。現在正在普及的奧爾夫打擊樂,就是很好的游戲方式,其可以展現基本的音樂知識點,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也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扮演相應的角色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以強化學生的節奏感感知能力。游戲教學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更活躍,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展現自我的機會,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大大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3.3積極發現生活中的音樂節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豐富的節奏無處不在,音樂和日常生活實踐聯系密切,在日常生活實踐中,教師要對指引學生聆聽生活中的節奏,讓節奏教學更生動、更形象,更易于小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制作節奏音頻時,可模擬某些我們常見的生活場景,以增加學生對節奏教學的興趣,幫助小學生更加系統的學習音樂知識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切實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為日后學生學好音樂打下較為好的基礎。
3.4借助樂器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
學習音樂就離不開樂器,樂器可以創作出美妙的聲音,音樂對人的情緒的影響力較大,樂器是音樂藝術感染力的一種體現,其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力較為強,打擊樂器的使用,既可以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怎樣配合好音樂的旋律。不同的樂器可以展現出不同的風格,例如:沙錘這一樂器,學生學起來較為容易,使用樂器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音樂反應能力,增加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活躍音樂課堂的氛圍,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幫助較為大。用特殊的形式展現抽象的音樂知識,學生更易接受,更易理解和掌握,可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學習的記憶。將原本單調的節奏訓練生活化、趣味化、游戲化,學生自己切身參與表演、效仿音樂節奏,將音樂獨特的魅力展現出來,為學生營造自由、輕松、趣味的音樂學習氛圍,切實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4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音樂的學習過程中,節奏訓練的地位較為重要且關鍵。抓住最佳時機,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這是較為重要的。節奏訓練不僅僅引領學生聽音樂,它是學生全身心投入的過程,采用動靜結合的多種方式,可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節奏的律動和本質,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節奏教學的內容展現給學生。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則可讓音樂教學的吸引力更大,更有成效,讓孩子們在節奏訓練中切身感知節奏的獨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袁芳,王卓.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節奏訓練[J].音樂時空,2015(23):149-150.
[2]何春曉.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怎樣開展節奏訓練[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44.
作者簡介:逯志東(1982.10--),男,漢族,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