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建
摘要: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學校以及教育部門對學生發展的要求和側重點也在逐漸改變。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學生能力的培養逐漸也向著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此文就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等方面對學生們在物理教學中創新精神和思維的培養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時代在變換,社會在進行高速度的發展,所以對于各個行業的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傳統型的工作者可能會被取代,然而需要的是全能型和創新型人才,響應國家萬眾創新的號召。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創新型思維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經過后期的培養。而初中階段正是從基礎教育轉到高等教育的階段,同時物理這一學科本身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1 從物理實驗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著名教育家說道:“如果老師沒有讓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和求知欲,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學生所吸收到的知識量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庇纱说贸鲆粋€人的創造性思維幾乎都是由于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強烈興趣和求知欲后所散發出來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學習《壓強》這一課程時,老師可以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到講臺上訂木板,同學們一定會說男同學釘的速度更快,而實驗結果是女生的速度更快一些。這就造成了實際結果與猜想產生的差距,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釘木板的男同學說道,這不合理啊,因為我們的釘子樣子不一樣,所以結果肯定不一樣啊。男同學的猜測會引起學生的激烈討論,自然就調動了課堂氣氛。其他學生會對結果產生疑問,接著發現原來女同學用的是圖釘,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影響壓強的因素有哪些?”這樣一步一步的讓學生們展開物理知識探索。通過創設特殊的物理情境,可以迅速的把學生帶入物理實驗情境中,學生會對不尋常的現象感到好奇,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老師為學生指明道路,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以及實驗結果大膽提出假設,這樣很好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卻能說明生活中遇到的科學問題,也可以憑借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疑問。由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之后,就會反向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 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意識
在開展中學物理教學時,老師們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懂得自我創新。所以,我想老師的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良好環境的熏染所帶來的積極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我建議在講課時,老師們可以營造一個創新的環境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講內容,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效率的進行學習。
例如,在講《浮力》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個小盆子和幾個乒乓球,一起研究浮力的原理及影響因素,進行小組討論。通過這樣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探索問題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激發其積極思考,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布魯納說道:“ 學習最好的刺激力就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此話明確表達了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他就具有了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所以我們提倡通過采用創新型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對學生產生興 趣。
例如,在講授《兩種電荷》,老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冬天脫衣服時,會產生電流;靜電豎發等生活中的片段,使得學生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現象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教師可以引出本次課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和求知欲進入到本次課程的學習中去,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4 引導個性發展,激發創造思維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身為老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與性格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老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不能囫圇吞棗式的教學。這樣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發展潛能進行教學,引導其個性發展,可以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和自我創造,有利于激發其創新性思維。
總之,現代社會提倡萬眾創新,因為一個國家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全民族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從少年時期開始培養。對于初中物理的教學來說,老師需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解決事情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同學們需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具有創新意識,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等等都是物理教學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另外,身為老師和教育者,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發展變換進行創新教學。
參考文獻:
[1] 蔡洲明.初中物理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2(12).
[2] 劉小紅.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01).
[3] 李強.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2(03).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