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玉
摘 要:數學與外部環境的融合即為數學的“實踐與應用”,各個數學內容、知識間密切相聯,而且,只有做好數學課堂的實踐探究與應用,才能切實把握這種聯系,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數學;用數學;小學數學;實踐探究
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學小學數學中,老師應該實現自身觀念的轉變,把學生所學與生活實踐相融合,從而向生活中融入和走進數學,從而達到高效、高質教學的目的。
生活性的彰顯,優越情境的創設
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中,老師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與習題的反復練習,學生的成績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對理論與實踐融合的理論沒有充分的進行考慮。此種情況直接讓學生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無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必然會影響學習質量。為了構建實踐性強的小學數學課堂,把傳統授課模式的弊病鏟除掉,我們應該將生活性的授課情境創設出來,在生活化課堂內,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完美對接,從而把小學數學授課質量提升。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可以將小學生正確、科學的數學學習觀念樹立起來,讓他們切實感受現實世界中的數學,并將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提升。
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引導他們對基本的數學概念進行掌握。小學高年級學生,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世界”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接受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強化,所以,面對很多抽象的知識時,他們已經有了自我的思維和思考的能力,如果老師還是過于看重概念和習題的講解,必然會傷害他們的這種能力。案例分析:在小學六年級的“分數乘除法”的教學中,我為他們設置了一個“商店購物”的情境,因為在商店購物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商品的價格并非完全的都是整數,例如,2.5元、0.5元、1.5元、10.5元、3.3元的情況很多,通過此情境的模擬,用“小數”的方式標出價格,引導他們利用買賣商品掌握相應的分數乘除法知識,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始高漲,開始懂得在實踐中發現和應用所學數學。
彰顯趣味性,讓學生積極投身數學課堂
數學的實踐及應用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趣味性”。這就需要老師在授課中持續的創新與優化,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自身需求相結合,將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制定出來,從而將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營造出來,讓學生更有興趣去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將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不斷提升。所以,為了達到此授課目標,我們應該與學生本身的心理特征相結合,把多樣、新穎的教學內容、活動設置出來,從而不斷激活學生思維。例如,在課堂開始前,我們可以通過電腦等網絡設備對很多新穎的教學內容進行搜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敢的質疑,此外,與教材內容巧妙結合,把可以將學生心弦撥動問題、內容設置出來,從而在學習中學會發現問題、質疑問題和解決問題,最后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可是,為了將數學課堂的趣味程度不斷提升,老師也要將興趣十足的課外活動組織開展起來,從而在課外活動中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此外,可以將更多新穎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立方體”的知識中,我就圍繞有關這部分知識設定了“接力”、“知識搶答”等比賽內容,這樣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開始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競爭意識在不斷提升,讓學生感受到了競爭的意義和價值,感受團體協作的價值。在此期間,他們可以邊學、邊玩,實現“玩”與“學”的完美結合。
實踐的凸顯,強化應用能力
在教學小學數學時,為了把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切實提升,就需要將實踐性凸顯出來,只有這樣,他們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加強。此外,在數學授課中,老師也要學會將手放開,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在學習中,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并感受學習的樂趣。對此,在他們學習中,老師要將“束縛”的手適當放開,給學生自我發覺和尋找知識的機會,案例分析,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內容中,我先引導他們將相應的圖形繪制出來,并對二者的區別進行觀察;再者,把身邊的長方體、正方體找出來讓學生觀察,這樣可以將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懂得如何對自身學習環境的觀察,在不斷的討論中,將教室和生活中的這些體積模型找出來。最后,我們可以把學生們帶到操場中,自己動手測量籃球場、田徑場等,在實踐中不但將他們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提升,實現所學內容和生活的密切結合,此外,有助于轉變抽象的數學知識。此外,老師也應該將自身的引領作用發揮出來,幫助他們處理學習、生活中所遇困難,讓他們更好的利用所學處理問題。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學科,尤其在新課程改革以后,這種理論性與實踐性融合的趨勢就顯得更加明顯。如同上文所述,在過去的小學數學課堂中,老師主要以理論、概念的講解為開端,隨后就是海量的練習習題,學生往往是能夠掌握一定的知識,但是效果不佳,學習起來感覺非常的疲憊。基于此,我們主張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實現實踐性的小學數學教學,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
參考文獻:
[1]朱敬偉.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使用數學工具的體會[J].學周刊,2016(19):70-71.
[2]周國英.學數學、用數學———談小學數學的“實踐與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205-206.
[3]孫艷陰.淺談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的應用[J].學周刊.2013(06):18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