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雄燕
【摘要】 ?信息技術在飛速發展,信息設備也隨處可見,生活中必不可少,但隨之也帶來了很多困惑,特別是怎樣對待青少年與信息產品之間的關系,是讓孩子早點接觸先進技術,還是不許接觸,防止上網成癮。作為一個從事信息技術教育二十多年的老師,筆者一直在與時俱進的探尋,以其找到良方。針對近幾年網絡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結合現在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筆者探索出一種較為合適的課堂教學模式,與大家一起分享,并希望能夠得到批評指正,以待更好地提升我們的課堂教學,為教育事業盡職。
【關鍵詞】 ?初中學生 信息技術 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262-01
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打破傳統的課堂秩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學生不再受教師規定上的束縛,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研究的思維習慣。現在的信息課,學生一進機房就要求開網絡,網絡一打開,就一起玩游戲、看視頻,這樣使得老師無法組織正常的教學活動,因此,很多老師上信息課時都會把網絡斷開,還安裝各種防破壞的管理軟件,教學過程中也長時間控制學生的電腦桌面進行演示教學,再要求學生照著完成作業,這種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難以學到知識,更難培養學生能力,也激發不了學生興趣。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我決心好好走進信息技術課堂,走進學生內心,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探尋辦法,經過兩年的努力,小有所成,內心充滿幸福。
下面我以一堂課的教學設計為例來與大家探討:
課題:電子表格的公式與函數應用
教學目標:
掌握電子表格中利用公式與函數進行數據計算的基本格式,并學會利用百度等搜索技術探究新的公式與函數的使用能力。
通過課前自學、任務一、二的探究,知識點的關聯與加深,逐步引導學生向高難度挑戰。過程中教師進行分層指導與重難點的講解。
學習的環境是在WPS的電子表格中展開,培養學生用國產軟件的習慣與自信心。
重點:1.相對地址與絕對地址的引用。2.在公式與函數的基本應用方法。
難點;利用網絡搜索RANK( ? ? ? ?)與COUNTIF( ? ? ? ?)的方法,培養對未知知識探究的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我會將上一節課的作業題發到學生電腦桌面,學生會在上課前對上次作業時行鞏固,層次低點的同學可以對作業補充完成。
同時我也會將本節課的內容與作業發到學生電腦桌面,以便層次高的學生提前進行課前自學。
信息課我很少做課件,但我們準備很完善很精采的教學任務,做學生探究,我會將導學案與作業放在一個文檔中,學生打開文檔即可學,也可練。導學案要求各知識點表敘到位,不宜過多,重點突出學習方法的引導,指導學生探究方向。
上課前兩分鐘,作業講評,重點是問題作業點評,這樣也可對上節課進行復習。
然后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任務一(是一個工資表的計算)的練習,老師巡視,進行指導,發現學生中的問題,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學習。
老師發現學生中的普遍問題后,再要求學生全體放下鍵鼠,聽老師講解。
老師講完后,每小組已完成的同學再對本小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指導。
待都完成后,再進行任務二(是對一個成績表進行統計)的學與練。任務二的難度會增加,有些知識導學案中沒有講解(求名次,統計分數段的人數),但有引導學生去百度搜索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以后對新知識的探究方法。在任務二學習中,老師也走近學生進行巡查,發現學生中的問題,并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布置。同時也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引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與幫助。
層次性設計,差異化練習。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對任務進行了層次設計,任務內的項目也有難易,并有梯度,能逐步引導,在完成上一項目之后,會對下一項目有所啟發。這樣可讓能力強的學生有挑戰欲望,能力弱的學生也能有成就感,均可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在老師巡視的過程中,也是進行差異化解答,對簡單問題,同學間交流,對難度大的問題,教師指導,對普遍問題,統一停下后講。
這種課堂教學不是一節課養成,就像我們教學生不是一節課就可教好,而是要一期兩期才能讓學習養成這種學習習慣,才能培養出學生這種能力。我通過兩期的教學,深深感受到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方向正確了,不再去想游戲和上網玩的事了,一進課堂學生會自覺的進行作業練習。
1.提升了學習能力
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了正確的學習方向
源自生活的實例任務,讓學生明白了電腦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與工作中的事情,知道可以用利電腦來學習與工作,也了解了電腦可以幫助我們來學習想學的知識。
3.增進了同學友誼
在任務練習中,學生間有了交流 ,能相互學習,同學間的友誼得到了加深。
4.學會了交流
剛教這些孩子時,要他們進行交流,就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會的學生不教,不會的學生不問,二是教的學生傲慢,學的學生害羞。這個時候我做學生的心理調節,讓學生學會主動問虛心教。慢慢的學生學會了學習中交流,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5.學到了知識
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慣后,有利于自主開展課前預習,進而在課上講解知識時,學生可理解的更透徹、記憶更深。針對一些教學難點和抽象的知識,可減少教學難度。進而使學生愿意自主學習和接受學習,使其不斷學習更多新知識,以增加自身知識儲備。
6.充實了課堂
授課前老師先設計豐富的課程內容,由易到難、層層深化。在講解知識前先點批學生作業,有助于學生復習上一解學習內容,之后再進行下一項內容的學習和練習。在教學中學生有結構、有系統的開展學習,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并增加課堂的豐滿性。
[ 參 ?考 ?文 ?獻 ]
[1]葉波. 關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 新校園(中旬), 2017(3):133-133.
[2]鄒慶龍. 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實踐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17(9):66-66.
[3]展萍莉. 信息技術背景下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 2017(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