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
摘 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特點在于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將知識理解透徹,一改死記硬背方式,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訓練。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上主體,無法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進行了解。所以,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擺在教育者面前重要課題。
關鍵詞: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課堂教學是學生收獲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陣地,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收獲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初中數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的主要課程,也是基礎課程之一。很多學生認為數學知識點繁多、解題過程繁瑣,而使他們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與耐心,一味地追求做題的快速反而使得他們失去了分析與思考的能力,因此,要實現高效教學,教師要巧妙地設計教學的過程與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與興趣。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題海戰術”揠苗助長
應試教育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有很消極影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模式依然很傳統,“題海戰術”是課堂上常見模式。有些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將課后練習冊中每一道習題做完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教師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定偏頗,“題海戰術”未必是數學教學中最佳方式。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傳授,而不能針對相關知識進行自我探索。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數學課堂直接就變成了習題解答課?!邦}海戰術”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消極心態,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二)數學課堂教學枯燥乏味
初中數學教學枯燥乏味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方法單一,課堂氣氛低沉,學生不能主動地接受知識。而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對學生進行大量提問,進而轉變為提問式教學方式。在這樣方式下,學生在課堂中更處于被動地位,惡性循環,學生沒有興趣就會失去學習動力。
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措施
(一)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創新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模式下,初中數學課堂注重習題的數量,不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沒有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改變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對學科的抽象性和嚴密性進行分析,通過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興趣。例如: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在進行立體幾何教學中,通過直觀的三維立體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空間點、線、面的構成,認識各種圖形的結構特性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二)師生互動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實現共同發展與共同成長的平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其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查并記錄學生在學習中的盲區,以便在課堂上進行解決。課堂互動無論從教師的角度分析,還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分析,都是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方式。師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能夠增進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能夠增加教師的教學反饋,幫助教師改正教學中的問題。可見,在實際的教學中,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在變,教與學的方式也在變,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重點也在改變。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語言闡明表達自己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于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角色。例如:教學“平行線性質”時,讓學生畫一條截線c與已知兩條平行線a,b相交,度量所成8個角度數,通過填寫表格分析同位角關系。學生們一邊動手量角度,一邊對數據進行對比觀察,并與同學們相互合作交流,發現規律。這樣做的目是學生以后在閱讀教材時能夠“眼腦,耳腦,手腦”相結合。在課堂上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因此教師重任是引導學生對課題產生質疑,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通過質疑使他們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我鉆研能力。同時,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過程,變“學會”為“會學”,養成勤于思考習慣。
(四)分層式教學,注重個體差異性發展
初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差異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取統一教學的方式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教學中采取分層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逐層深入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分層式教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是實現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在課堂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順利地將當堂知識消化掉,此時就需要教師采取分層教學方式,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教學,對基礎好的學生進行知識拓展。
(五)營造輕松愉快課堂氛圍
教師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課堂氛圍,就要轉變傳統觀念,打破正統教學方式,有人認為數學是一門嚴謹學科,所以教師語言表達就得非常精煉,不能說一個與教學無關的字,我卻不認同,試想本來就單調枯燥數學,再加上教師呆板的語言,那些活潑好動學生能堅持40分鐘嗎?所以教師口頭語言抑揚頓挫、肢體語言形象生動、甚至搞笑,都能及時喚起學生注意力集中,一些重要話語往往在語言波峰或低谷時說出。一個好課堂,就好像一個廚師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菜。我們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還必須添加適量調料,調料放多了,菜不好吃,不放調料也不行,雖然有營養,但難以下咽。數學課堂也是如此,總得讓學生感覺味道好,愛聽,所以就得放點作料,但不能太多,因為笑話幽默多了,課堂沖淡了,喧賓奪主,課堂沒內容,學生學不到知識。所以課堂里只要有一兩句風趣話或者一兩個幽默動作,就足以引起學生們興奮,然后再將他們興奮點遷移到學習上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模式已不能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教育發展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注重學生知識積累,還關注學生數學能力養成。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個體差異性發展,在師生互動中實現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梁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00430-00430.
[2]李敏峰.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探討[J].新校園(閱讀),2016(1).
[3]文來清.有關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10):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