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摘 要:自古以來,寫作都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學生文學素養的有效表現,也是學生思維方式的有效表達。本文從閱讀、表達、評價三個方面來就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閱讀感悟;想象活力
小學生對于這個世界充滿著許多好奇,他們常常帶著滿心的欣喜來體驗和感知生活的奧秘。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生有時會產生情感的碰撞而獲得某種心靈的體悟。如果我們將這種情感和體悟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是寫作。所以,寫作是生活的積累,也是生活的賦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好好地體驗生活,并且將對于生活的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進而增添文章的魅力。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增強學生閱讀感悟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系的整體,其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其審美能力和審美感悟,增強其審美體驗,從而能夠提高其寫作的審美價值。另外,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夠體驗不同的人物的生活經歷,從而喚醒其對于生活的感知力。與此同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就是其不斷思考生活的過程。當學生對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能夠提高其閱讀的審美能力。所以,作為四年級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完全掌握文章內容。另外,教師要讓學生記錄下文中的優美句子,積累寫作素材。例如,在《小電影院》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回憶自身去電影院的經歷,并且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而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同學們,相信大家都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吧。那么,你知道一部電影的放映都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嗎?”作為導入,引起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學生閱讀完本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為什么二弟讓沒有電影票的三個表妹看電影?”、“你閱讀完這篇文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這些問題。通過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能夠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認識,也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從而能夠將這種體驗寫入作文之中。
二、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常常感覺自己已經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但是在復述時卻總是不盡如人意。所以,只有能夠真正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事物,才能夠稱之為真正了解了這件事物。同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這種“感覺不難但是無從下筆”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一步步思考并且進行表達,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寫些什么。例如,在《麻雀》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并且讓學生了解整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麻雀的圖片,讓學生說出這是哪種動物并且說出與這個動物有關的成語,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本篇文章,并且用簡短的話語總結文章的大致內容。學生可以互相進行探討,并且將討論的結果文字寫下來。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講自己的總結進行敘述。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采用這樣的方式敘述文章的整體寫作思路和結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從其中掌握文章寫作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從而提升其寫作能力。
三、及時進行寫作評價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無法真正地認識自身的寫作能力,也無法針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合理的評價。孩子的認知和分析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學生需要教師對其文章進行適當的評價和指導,才能夠認識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錯誤進行進行改正。作為四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針對學生寫作的文章進行有效的評定,幫助學生一步一步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另外,教師在評價時要多多運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例如,在以“記一次活動”為主題的寫作課中,教師要讓學生寫清楚活動的整個過程和具體環節,并且寫出其中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作文進行欣賞,從而讓學生了解寫作的大致思路。在學生寫作完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要對這些文章進行認真的批改,并且用不同顏色的筆圈畫出學生文章中出現的問題。另外,教師要在學生文章的最后寫一些鼓勵性的評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將文章的最常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并且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每當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種種思緒在腦海中不斷地翻騰,而身邊的一切卻是那么安詳而靜謐。寫作的過程,是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過程,也是身體慢慢接近靈魂的過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靜下心來感受身邊每時每刻的變化,傳授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碩.關于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狀況的研究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13-13.
[2]顏克秀.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8):2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