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筱雅


摘 要:化歸思想,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拓展學生數學應用思維,促使學生不斷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化歸思想的重要性,借助化歸思想,靈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解題思路,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化歸思想;解題教學;有效性
所謂化歸思想,就是指將一個問題由難化易的思維方式,它是轉化和歸結的簡稱。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化歸思想,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經驗(包括公式、圖像、已知問題信息等),通過變化加以轉化,從而實現順利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化歸思想,在數學解題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化歸思想,讓學生掌握運用化歸思想解決數學題目的方法,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解題效率。
一、借助化歸思想,化解函數問題
函數知識是高中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發現很多學生都對函數問題十分頭痛,甚至進入聞函數而色變的被動境界。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掌握函數中包含的化歸思想,他們不能將函數中存在的兩個變量進行轉化和歸結,也不能將函數知識抽象出來,最終影響了解題效率。基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化歸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函數學習難題。
例如,在函數學習中,學生經常面臨的一類函數問題,就需要運用化歸思想。比如,已知函數f(x)=x2-ax+2,在區間[0,1]上至少有一個零點,求出a的取值范圍。在解題過程中,如果學生按照一般思路,即利用變量分析區間問題,就會產生計算難題,也會產生思維缺陷,最終影響了解題效率。但是,如果學生運用化歸思想,從反面分析問題,把區間視為已知,即利用區間分析變量,就會輕松求出問題答案:如果函數f(x)=x2-ax+2在區間[0,1]上至少有一個零點,那么可以得出x2-ax+2=0,求出Δ=a2-8≥0,求得a≥2。這種化歸思想,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常見的函數解題方式,還更符合學生邏輯思維,避免學生出現解題邏輯失誤,從而更好提升學生解題效率,增強學生解題能力。
二、借助化歸思想,化解不等式問題
不等式知識,是高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基礎部分,也是重要的考點。在不等式習題中,出題者往往喜歡結合函數方程知識考察學生不等式知識掌握情況。這種綜合性問題,大幅度增加了問題難度,也與單純知識疊加大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解題障礙。在不等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化歸思想,把綜合性問題拆分成不同的知識模塊,讓學生逐一擊破各個問題,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解題效率。
在不等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化歸思想,讓學生仔細分析和觀察給定信息,使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給定條件進行分別轉化,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解題思路,促使學生更好掌握解題方法,不斷地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能力。
三、借助化歸思想,化解數列問題
數列知識一直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數列教學。在數列考試中,一個常考的考點就是根據數列的基礎知識,求出數列的通項公式及前n項和。教師發現,這類習題題型豐富,解題方法也比較靈活,如果依照題海戰術,難以讓學生掌握有效的解題思路。在數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化歸思想,引導學生運用疊加法,轉化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問題來實現順利解題。
總之,化歸思想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路,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陌生的知識轉化為熟悉的數學原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化歸思想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解題效率和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路玉梅.關于數學化歸思想方法若干思考[J].黑河學院學報.2017(03)
[2]黃漢羨.高中數學中的轉化與化歸思想[J].教學考試.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