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寶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推動下,教學領域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多維互動體驗教學,既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親子互動等各種活動中又不一樣的教學體驗,為學生創造思維交談和拓展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诖耍疚囊猿踔械赖屡c法治課程教學為例,探究建構多維互動課程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多維互動;主體體驗;初中道德與法治
多維互動體驗教學理念的實施是對舊有教學觀念的一種變革和創新,即重新確定了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最終目標;營造了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生生、師生、親子關系密切,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感體驗,從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促進了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該理念受到了筆者的重視并應用到了教學實踐活動中,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下面,筆者將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生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生生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他們了解彼此的性格、有共同話語、思維水平和語言表現能力相當,為生生互動理念的實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經常實施小組合作教學形式,旨在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其合作競爭意識、構建良好的人際交流環境。
如,在學習《感受生命的意義》這一課內容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有意義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并付諸努力,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生命的意義。為了順利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筆者將信息技術融入進了本次的教學活動中,只見視頻中出現了軍人守衛邊疆的場景,也有醫生忙碌的身影;還有工人不畏艱險搶修鐵路的畫面,也有環衛工人面對勞動成果露出的笑容。視頻播放完畢后,筆者問道:這些人的生命有意義嗎?你認為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教室里安靜極了。見此情景,筆者組織了小組討論活動。在學生討論小組中,學生們可以自由的發言,不用顧忌言論的正誤;學生們也可以互相啟發,讓思維更為廣闊;還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擺脫教師的壓迫感,因此各個小組的發言都很激烈,與剛才的課堂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分鐘后,筆者結束了自由談論環節,邀請了分屬于不同小組的學生回答了問題,雖然大家的答案略有不同,但是都能圍繞生命的意義作答,順利地回答了筆者的問題。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開展了生生互動活動,將全班同學分為了幾個討論小組,讓學生的互相討論、啟發下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活躍課堂氛圍,獲得了不一樣的教學體驗。
二、師生互動,拉近師生之間關系
筆者發現有些教師固守舊有的觀念,高高在上,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有些教師只關注教學質量,與學生關系冷漠;有的教師十分嚴厲,讓孩子們敬而遠之。這些行為只會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拉大彼此之間的距離。因此,筆者建議教師要主動放低自己的身段,與學生進行互動,為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付出自己的努力。
如,在學習《生命可以永恒嗎》這一課內容時,引導學生了解生命來之不易和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因此,在教學活動一開始,筆者就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秦始皇為追求長生不老特意派方士尋找不死之藥的影視資料,旨在引出本課的探究話題。等到視頻播放完畢后,筆者就剛才的視頻內容提出了問題:世上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嗎?生命可以永恒嗎?聽到筆者的提問后,有些學生說道不能;有些學生則是認為等到科學技術發達了,可能會實現這一愿望;還有的學生為同學們講述了網上流傳的段子,說是秦始皇真的獲得了長生,因為歷代帝王畫像都是秦始皇的樣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等到教室里逐漸安靜下來,筆者繼續提出問題:生命真的不可以永恒嗎?這一次大家沉默了。見此情景,筆者說道:一個人的生命不能永恒,但人類的生命是永恒的。聽到筆者的解釋后,學生們恍然大悟并認同了筆者的觀點,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的教學任務。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用提問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了頻繁的互動,既了解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又明確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并在一問一答中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學生的教學體驗。
三、親子互動,集中力量推動教學
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校園、家庭生活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因此,家庭環境的和諧程度、舒適性對學生的學業有直接影響,因此,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視。
如,在學習《讓家更美好》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意識到大多數學生只接受家人的愛卻沒有為家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導致學生生活上不能自理、性格上自私自利。為了避免問題的嚴重化,筆者要求同學們回到家中幫助家長干一些家務活,為自己的家做出一份貢獻并將干家務活的感受記錄下來。其實大多數孩子還是會干一些家務活的,只是家長過于溺愛,這次的家庭作業正好提供了一次加強親子互動的機會。在同學們上交的感想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家長表揚了自己的孩子,也十分支持同學們干家務活,推動了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綜上,筆者作為一線工作者認為多維互動體驗教學理念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增加學生生活體驗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嘗試。
參考文獻:
[1]查小偉.談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效的途徑[J].考試與評價,2017(05).
[2]宋洪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