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芳
【摘要】: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這樣做: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因材施教,培養創新能力;多做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 培養 創新能力
在我們的化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應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們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創設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告訴我們環境對人成長的重要性,而情境對我們創造力的培養也同樣重要。一個生動、輕松的情境,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感,更容易讓他們進發出創造力。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個寬松的學習氛圍,在這個環境里,不是單向交流,而是要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樣有利于消除化學課上過于拘謹的現狀,有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在這個氛圍里,學生才會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他們的創新意識,就自然而然得到培養和
發揮。好奇是求知的欲望,是創造行為的開始,是學生探索心理的推動力,在創造性思維中具有催化劑的作用,從而成為學生行為的內在動力。
觀察是創新的入門階段,要創新就是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創新就要給學生制造一對“慧眼”,讓學生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可能隨時捕捉到化學領城中的“奇異現象”,進行分析研討,就有可能會有新的發現、新突破,創出新成果。
二、激發興趣,培養創新精神
興趣是一種動機,只有感興趣的事物,才能引發人們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動機是創新的條件,它往往是從“好奇心”那里獲得。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理論性較強,學生難免覺得枯燥乏味,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該摒棄過去固有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創新成為一種習慣性行為,并把它培養成學生敢于挑戰的個人性格。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追求新知識、自主意識強的階段,教師可利用學生這一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化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現有的教學環境中有些知識點單靠教師講述學生是難以理解的,而應用多媒體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講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時,單純用語言描述,非常抽象;使用多媒體來展示這一變化過程,學生會看到一系列連續的畫面,很容易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這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使學生如臨其境,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學習精神,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興趣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激發學生興趣。現代先進的網絡技術,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平面型的教學方式轉化為多媒體形式和立體型的新型教學方式,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更為廣的空間。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不僅能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學習資料,比如豐富的課件、化學軟件、化學文化、化學論壇等,進步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通過網絡找尋與化學知識點有關的生動有趣的畫面、聲音、圖像等,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課堂內容一改過去化學課沉悶的上課氣氛,刺激學生多種,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化學教學更現代化、更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基礎,而創新能力是核心,廣博的知識、科學的敏銳能力、創造性的思維想象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的實踐能力等形成創新能力。創新教育主培養學生自我實現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一是要有意識讓學生思考。如復習“氧化還原與電極電勢”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根據所學到氧化還原反應知識,讓學生思考與之相關聯氧化還原和原電池的關系是什么?氧化還原電極包括哪些?二是鼓勵學生猜想、幻想、異想天開。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加以肯定,并給于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具有求異性、靈活性、獨創性和靈敏性等,其主要體現在靈活性。例如在講解溶液的濃度、緩沖溶液等化學計算知識點的時候,學生通常只想到一種計算方法,而忽略了另一種更為簡便的計算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不能只死守一種解法。必須讓學生會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沖破“思維定勢”的束縛。
四、多做實驗,培養動手能力。
實驗是創新之本。而許多研究、化學領域的發明成果大多都是出自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西的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時觀察到的新東西,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平時所發現的奇異化學現象,要研究要探索,就要動手做實驗。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必須利用學生參與性較強的特點,盡量多做開展實驗,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來,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自己進行實驗,如“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楊酸含量的測定”這個實驗,到底阿司匹林片中含有多少的乙酰水楊酸?不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測定,自己實驗。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實踐,領略到“創新”成功的滋味。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需要,教師必須努力加強自身知識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合格的人才,使自己成為新時代合格的化學教師。而所謂的創新教育就是要教師用心地營造一個良好氛圍,適時地點綴引導,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