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語音知識與學生的聽力能力相輔相成。本文在分析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與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基礎上,以創新大學英語教材為例分析語音對聽力的重要性,指出以語音知識為基礎的聽力教學對提高聽力的作用,以期廣大的教學者從根本上認識語音的重要性。
【關鍵詞】語音知識;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作者簡介】張序婭,遵義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前言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對聽、說、讀、寫技能的掌握,而聽是首當其沖一項重要的輸入。但是在外語學習中,我們缺少了和母語一樣學習的環境,聽力輸入總是有限的,盡管語言研究者為外語學習者獻上了各種應對考試的聽力技巧,可是,五花八門的聽力技巧也未能讓應試者們在聽力考試中拿到高分。就其原因,除了聽力訓練的力度不夠以外,我們還忽視了一重要因素:語音。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可是在語言學習和教學中,一直忽視了其重要性。多數同學的語音知識嚴重缺乏,甚至連元音與輔音都分不清,更不用提單詞重音、連讀、失去爆破、同化以及語調等音變現象。
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4和CET6)是測試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一項權威考試,隨著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該考試也側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同時也增加了聽力部分的比例。筆者所在的大學學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大部分學生受地理環境、方言的影響,發音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聽力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大障礙。在四六級的考試中,不管考的好還是不好的學生,其中丟分最多的都是聽力部分。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聽力水平,教師在教學中也是想盡了辦法:聽力技巧的講解,聽力訓練的增加,把很多時間花在了提高聽力上,結果只是事半功倍。在本校,語音課也只是為英語專業開設。而在非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中,語音教學被嚴重的忽視。遵義醫科大學非英語專業一二年級所使用的教材為《創新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4冊,每一冊里第一部分的聽力理解首先介紹的是聽力策略。但是縱觀這些聽力策略,卻鮮有介紹語音知識在聽力中的作用,即使有,也是輕描淡寫。作為語言教學者,我們知道,語音知識貫穿了聽力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學者應在學生的語音知識方面多做強調,加以訓練,增強意識。
二、語音知識對聽力的影響
1.音素。英語的音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音標里元音和輔音。在英語里元音有20個,輔音24個。掌握好單音是拼讀單詞的重要一步,而掌握好單詞正確發音是練習聽力的第一步。元音與輔音的學習是從他們之間的對比和辯音入手,進而與漢語的聲母、韻母做對比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英語語音學習的難點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有些學生常常用漢語的翹舌“sh”來發/?/, 用“zh”來發/?/; 又如,漢語中沒有/θ e/ 兩個音,學生用/s z/來替代,think聽其像sink, thank聽起像sank。另外,單音的學習還要注意元音和輔音的音長。音長到位了,單詞重讀音節的重音變得顯而易見,句子中實詞、虛詞構成的強、弱、重、輕節奏變開始呈現。
在《創新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Listening Practice 就是辯音練習。一個是聽單詞,一個是聽句子。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辨別/e ? /,/e ei/時有較大困難。比如說單詞dead 和dad, sell 和sail。教師在教學前,應準備好對元音、輔音知識的介紹,以及辯音的重要性,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練習。
2.重音與節奏。英語是以重音計時的語言。以重音計時的語言節奏感很強,且節奏一般有重讀音節和他前后的輕讀音節構成。每一個音節單位不管有多少音節數,所占用的時間基本相同。例如:
o ? O ? ? o ? ?O
I ? want ? to ? know
o ? O ? o ? o ? ? o ?O
I ? wanted ? him ?to ?know
o ?O ? ? ? o ? ? o ? ? o ? ?o ? ? O
I ? want ? ?him ? and ? her ? to ? know
以上三個句子,由于他們的重讀音節都只有兩個,所以在讀這四句話時,耗時是一樣的。重讀音節后的非重讀音節越多,讀的越快。如果學生對此不了解,那么在讀的時候,肯定會讀出三句不同時長的句子,從而也影響了聽力理解。
在第二冊第一單元Listening Practice 里, 介紹了語音的弱讀,其中有5個句子聽寫。學生在沒有介紹語音弱讀的情況下,幾乎不能把弱讀的單詞寫下來。尤其是第二句,him 弱讀后在和前單詞with 連讀,他們直接寫成了within, and 這個連詞由于弱讀都讀成/n/,所以他們很難將整個句子連起來,從而影響了整個句子的理解。
A boatman wanted to cross a river.
He had to take with him a goat, a wolf and a basket of cabbage.
His boat was so small that he could take only one of them at a time.
“if I leave the wolf and the goat together, the wolf may eat the goat” he said to himself.
What did the boatman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在第三冊的第一單元,Listening Practice 介紹了同化。其中有兩個句子是這樣的:
Take a ________, and you will arrive there earlier. (short cut)
The young man is considered the _________ in the company.(best clerk)
第一個句子里的short cut, 由于short 里的最后一個音/t/遇到了cut里的/k/而發生了變化,幾乎沒有了/t/的發音,所以發音就變成/??:k?t/第二個句子也是同樣的情況, 整個短語的音聽起來應是/beskl??k/。如果學生缺乏失去爆破的語音知識,是很難正確聽出來的,聽力水平也很難提高。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多數對語音知識的掌握都不全面不扎實,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傳授與講解并做相應的補充。
3.語調。Gerald Kelly認為語調是指說話時聲音的升和降,它是人們表達思想與理解他人的基礎,是語言的旋律。在不同的言語交際中,不同的語調反映說話人不同的思想、態度、感情。 在教學中怎么去幫助學生掌握語調并提高聽力,這是很多老師感到困惑的問題。
英語語調主要包括升調、降調和降升調。我們不能像分析句子結構那樣簡單分析句子的語調,同一個單詞同一個句子用不同的語調會有不同的含義。降調表示肯定、明確、果斷、直率;升調表示猶豫、懷疑、不確定、未完;降升調是降調和升調的混合體,通常表示對比、不同意、反駁或警告。不少學生認為降調只用在特殊疑問句和陳述句中,升調用在一般疑問句中,然而,在英語交際中,用哪一種語調是由我們主觀上要表達的意思來決定的。我們必須不停地模仿,并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聽話聽音的習慣和能力。
三、小結
綜上所述,建構在語音知識下的聽力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因此,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傳授語音知識,加強語音訓練,而學生在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時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Kelly.G. How to teach English Pronunciation[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2]傅永林.創新大學英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郭瑞芝.語言學:語音與聽力玄機透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3):56-58.
[4]劉森.Better pronunciation for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6.
[5]王桂珍.英語語音語調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