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科的育人功能,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及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即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語篇意識重在支架意識。語篇意識巧在任務意識。任務是為學生使用語言做事而服務的。語篇意識勝在策略意識。筆者從語篇教學的寬度、長度、深度和厚度四個維度出發,對語篇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本文將結合教學實例探討語篇意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及其意義。
【關鍵詞】語篇意識;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陳曉嵐,義烏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黎明湖校區。
一、架構語篇寬度,激活學生思維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倡導“詞句結合,語篇感悟“,強調不僅要重視語篇知識的傳授,更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語篇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案例一】筆者在上學期英語教研中執教了《Jobs》一課中,教師設計教學的思維非常靈動,孩子們在學習完書本上有關職業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有新接收了許多課外的知識。在教學時,不斷地架構語篇的寬度,積極激發學生的思維,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加大知識容量,加強語言的輸出,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1):點亮思維,激活信息。教師以“醫生”為例,在ppt中出示了醫生的照片,并在照片的周圍思維導圖導出了下面一些詞匯:docto28, three, hospital, Tianjin, by car,7:30, running, swimming等,教師利用給出的詞匯,引導學生利用現有詞語組成句子。
教學策略(2):核心詞匯,擴詞成篇 。筆者在ppt中出示了明星鹿晗的信息,讓學生根據信息結合疑問詞“what, where, how, when”小組合作進行對話交流。
教師結合以上五組對話,再次挖掘中心詞匯,不斷增加一些信息,在層層鋪墊中,對話逐步整合成一段篇章。教師讓學生再次小組合作,以“China Daily”發表的一篇“鹿晗的報道”為載體,漸漸地讓學生由“詞語”形成“句子”,由“句子”形成“篇張”。
二、拓展語篇長度,豐富知識深度
在教學中通過鋪設關鍵詞、關鍵句的方式,搭建語言“腳手架”,教學中應以主要的語言點為主干,積極帶動舊知等相關語言的浪動運用,逐步形成豐滿的樹狀形支架,以促進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品質的形成。筆者通過本節課的三個片段,剖析基于語篇理念下如何更好地進行單詞教學,以此找到一些方法和策略,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內涵。
【案例二】筆者執教的教研課《 Fruits》一課中,設計的活動巧妙地搭建了語言的“腳手架”,上課教師充分利用孩子們現有知識儲備,在新舊知識的滾動傳遞中,讓孩子們自然地進入本課主要學習生詞apple, pear, peach, orange, watermelon中.針對三年級同學個性生動活潑的特點基礎上,巧妙地把舊知串聯起來進行學習,反響不錯。
教學策略(1):知識滾動,舉一反三。學習單詞 orange時,上課教師讓學生用“I am”對orange進行描述,拓展語言表達能力和強調知識的滾動。
I am orange. I am big. ? I am orange. I am red.
I am orange. I am super. ?I am orange. I am cool.
I am orange. I am fat. ? I am orange. I am great.
教學策略(2):融境于篇,為趣而讀。在學完五個單詞以后,教師在拓展環節以“ A Greedy monkey”為主線,將本課中學過的水果單詞串聯成一個故事,讓學生在語篇學習中鞏固加強本課所學知識。孩子們在故事情境中,學得很輕松很有味。
三、挖掘語篇深度,建構閱讀策略
語篇教學中有一種方法叫做“三讀法”:即 Pre-reading, while-reading apost-reading也可謂之“讀前、讀中和讀后”。在閱讀前,教師利用各種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語篇學習:在閱讀中,教師以語篇為載體,創設各種合理的語境,引導學生接觸所學語言;在閱讀后,教師幫助學生內化新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教學策略(1):插圖支架,預測背景。插圖作為一種直觀有效的視覺信息合教學媒體,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了相關的對話或知識背景。課文插圖活靈活現,通過仔細讀圖能獲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不少信息。在學習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利用插圖能對課文提供直觀線索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文本內容進行大膽預測,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想象力。
教學策略(2):任務驅動,分層學習。新課標指出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以“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在語篇學習中,教師要善于用任務驅動為學生搭建支架。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英語課堂教育中,應貫徹核心素養教育的理念,正確把握核心素養教育的內涵,有效設定教學目標,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優化設計課堂教學,并注重情感品格的養成,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實于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
參考文獻:
[1]曹國文.巧搭語言支架-促養語篇意識[J].教育科學,2014,1.
[2]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