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和小學英語在難度和內容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在進入中學后無所適從,學習英語出現困難。對于教師來說,應該切實重視中小學英語的銜接教學,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好基礎。本文分析了銜接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總結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教育;英語教學;銜接問題
【作者簡介】張國祥,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育才小學。
引言
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銜接問題,影響了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讓學生和家長有很多不解。解決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應該從教學方法、教學觀念等多個方面著手,總結提高中小英語銜接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中小學英語銜接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和觀念與學生需求不符。小學英語內容簡單,詞匯和語法、句子等難度較低,教學以培養學生基礎為主;而中學英語學習內容顯著增多,難度也顯著加大,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單詞和語法等知識,特別是中長篇英文文章的閱讀更是學生非常頭痛的事。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教具來讓英語知識變得簡單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方面,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讓學生難以接受。進入中學后,教師急需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
2.中學英語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脫節。生活化的英語知識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如果教師能夠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同時將英語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完善的英語知識網絡,進而提高使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聽說能力的綜合培養。剛進入中學時,學生想要提高自己這些方面的能力有一定難度,如果教師不做好銜接教學,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成績逐漸下降,最終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3.教學評價的方法不科學。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能只看學生成績。例如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平時掌握詞匯的情況,或者在課堂上是否能夠做到認真聽講、主動發言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評價的標準。如果一味以成績為準,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很快就會失去信心,這樣也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針對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
1.教學內容的銜接。由于中小學教材難度相差較大,導致學生在進入中學后出現學習困難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編排不夠科學,沒有結合當前學生認知能力進行修訂;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不斷研究教材,通過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和學習新知識,讓學生能夠構建全面的知識網絡。例如在“Homework”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英語字母,然后一起唱一首簡單的英文歌曲,這時課堂氛圍比較活躍,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掌握的單詞來描述一下自己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情況。教師對學生表達的語法、句式等進行評價,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教學方式的銜接。中學英語的內容和難度都和小學英語有明顯差異,如果學生不能及時轉變教學方式,在學習中就會寸步難行。因此,教師要注意改變教學方法,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心態和習慣,提前適應中學教學方式。例如在“At the shop”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做角色扮演游戲,有的學生扮演售貨員,有的學生扮演消費者,有的學生扮演理貨員等,讓學生們共同進行問價格、比價格的對話。游戲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評價,并指出學生需要改進的方面。在游戲中,學生不僅記住了本節課要學習的單詞,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在初中要記憶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而課堂教學往往是缺乏活力的,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至關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需求靈活轉變教學方式,例如采取情境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的知識灌輸模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英語知識。例如在“In the bedroom”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隨意做動作,如坐在椅子上、吃東西等,然后讓學生用學習的知識回答他們在做什么,這樣能夠讓學生練習剛剛學習的英語時態知識,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銜接教學,并采取恰當的措施提高銜接教學質量,減少中小學英語差異較大給學生帶來的困擾,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鄭芳冬.銜接有道教學有效——淺談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銜接[J].散文百家:下,2017(9).
[2]穆建梅,王妮.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幾點做法[J].中學生英語,2018(12).
[3]于愛蓮,袁蓓.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中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銜接探究[J].新西部,2018,No.445(18):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