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地力江·居曼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與模式上也得到了創新,微課是我國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不斷的實踐與教學完善,微課教學也取得了很大的教學成果,其教學效果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由此使微課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逐漸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喜愛。本篇文章將針對微課資源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的一些應用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做出一些應用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微課資源;初中地理;教學應用
微課主要是指通過對信息技術的使用來制作一些較為精煉、時間較短的課程教學影像視頻,其憑借著教學內容精而短、課程時間短、主題極為明顯和傳播方法多樣等優勢迅速得到教師的廣泛使用。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和深入的改革,微課教學逐漸的成為一些一線初中地理教師的重要教學輔助工具,通過對微課資源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綜合素質發展,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極大的提升了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1 目前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當中應用微課資源教學所出現的問題
1.1 教師缺乏對微課資源的重視
課堂教學的重要管理者與組織者以及控制者是教師,其對教學理念的理解和教學觀念的建立以及教學態度的優良都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目前很多學校的初中地理教學當中的教師特別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其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傳統的水平上,始終選擇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固定的課堂教學,大多是題海戰術以及對課堂知識的直接陳述,對于微課資源教學不夠重視,甚至根本不了解微課教學,其觀念中始終認為微課教學的設計以及制作時在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和精力,如此錯誤的教學論點和教學觀念也就導致了微課資源在教學中的利用率幾乎為零。學生的學習依然還是局限在那些黑板、課本以及教輔書籍當中,更談不上課堂教學、學習體驗的豐富和多樣化[1]。
1.2 教師缺乏對微課資源教學的能力
微課教學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雖然在教學形式上顯得較為單薄,但在其制作的過程中卻是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知識結構體系和先進技術的體現,并且其也是對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嚴格要求和綜合性的標準要求。在初中的地理教學過程當中,很多的教師嚴重的缺乏足夠的微課教學能力,其所制作的微課課件在制作過程中也不愿到網絡上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合,僅僅是對其他教師的微課資源進行復制與粘貼,所進行微課資源在教學重點的應用也僅是將一些影像視頻進行播放,在播放過程中不作出任何的解析與引導,將一切都交給了學生,缺乏教師引導的微課課程僅是讓學生看到影像,對于一些與課本中需要對照的知識點根本不了解,沒有教師的解析,微課資源也就成了“看視頻”,長此下去,學生也產生了厭倦的情緒,無法形成學習與教學的完美結合[2]。
2 如何提高微課資源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建議
2.1 教師通過微課資源為學生知道課前預習
課堂教學的預習是對課堂教學的預先引導與熟悉,其預習的結果和效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是否能夠順利、高效的開展。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學生課堂教學前的預習,利用微課視頻將要學習的知識點與教學重點進行突出的梳理,并幫助學生進行有條理、有重點的閱讀和瀏覽課本,進而使學生能夠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初步的認知,提高預習質量和預習效率[3]。
2.2 有效利用微課資源設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輔助作用,其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為前提的教學手段,能夠在合理的教學情境內進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建立與培養。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正因如此,教師可以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合理的應用情境教學,通過微課資源視頻來營造地理課堂的整體氛圍,將學生的思維有效的帶入到課本的知識學習當中,逐漸的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與教師的教學融匯交融為一個整體,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也促使教師幫助學生學到課本知識以外更多的地理知識。
2.3 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初中地理課程教學資源的補充
初中地理學科是屬于一門較為注重綜合性的自然科學學科,其由于受到書本與二維顯示的限制與局限無法將每個重要的知識資源進行詳細的展示,這也就給了微課資源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當中的表現機會,合理的利用微課豐富的資源將地理知識進行全方位立體的展示,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地理課本中所描述的地形、地質、地貌,甚至可以通過微課資源了解到一些獨特地質、特殊地貌等形成的過程和形成條件以及形成原因[4]。
2.4 利用微課資源突出重、難知識點并加以鞏固
初中地理課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其中有不少比較抽象的地理知識,常常會使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微課突破重點難點,充分發揮微課靈活多樣的形式特點,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形象,化繁瑣為簡單,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深入淺出,達到更好的理解與記憶效果[5]。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對地球的立體展示進行《地球的運動》一課的教學,通過對學生空間思維以及想象力的考驗結合微課資源視頻為學生進行地球立體影像的展示,形象的模擬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過程以及在太陽系中的位置以及變化,充分的展示了課程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并加以鞏固。
3 結束語
微課是一種極具現代化氣息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其對初中地理教學的作用十分巨大,通過微課資源的利用可以讓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教學情境的展示與創立、教學資源上的極大補充以及對重難知識點的學習與強化鞏固等,進而使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拓展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深刻認知,并實現健康的成長與知識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朱愛云.微課在初中地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11):69-71.
[2] 馮春欣.EVC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空間定位能力初探[J].地理教學,2018(15):62-64+55.
[3] 于曉香.初中地理微課教學設計及應用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7):12.
[4] 王妍,張金瑞.利用微課資源強化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87+189.
[5] 姚銳鉆.初中地理微課資源整合建設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