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勇
摘? 要:在初中英語的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要求這一階段的學生應該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閱讀,發展自己的閱讀技能。同時閱讀能力的高低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綜合運用能力的高低。而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詞匯。句子都是由一個個詞匯組成的,進而通過句子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本文旨在通過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教學詞匯進行了研究與分析,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階段;英語閱讀;詞匯教學
引言:
進行詞匯教學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總和運用能力,同時學習一些相關的語言知識,最終為語言實踐進行服務。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學生的詞匯量必須要豐富,對于一些不認識的單詞也可以合理的推測出大概的意識。所以詞匯教學實際上是建立在一個語言環境中的,若是沒有這個語言環境教學目標就很難實現。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文本進行記憶,可以讓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變得更高。此外,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對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最終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一、詞匯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的學習途徑過于單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得到了非常迅猛的發展。但是通過大量的研究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合理運用這項技術在課后的時間去學習英語詞匯的學生少之又少。這一階段的學生有的對于美劇以及英文歌曲十分感興趣,但是通過看美劇或是聽英文歌曲所學習到的英文單詞少之又少。所以這一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過文本閱讀或是背誦詞匯表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與以往的教學相比,沒有任何地創新之處,沒辦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二)語言把握不到位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若是遇到一些生詞,一般為了讓學生可以對于這些詞匯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一般會使用漢語進行教學,還會在其中穿插一些英語。但是這一方式對于課堂的氛圍以及學生對生詞的運用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教師應當明確在什么樣的地方選擇使用哪種語言,有意識地去選擇最恰當的語言,進而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更加專注于課堂,進而最快地對生詞的用法有所了解。
(三)詞匯遺忘速度快
通過大量的數據顯示,學生在學習完詞匯后缺少進行的復習的時間,或是很難主動去進行復習,在學完一個新的單詞后,若是一段時間沒有在見到這一詞匯,很容易就會忘掉這一單詞。所以對于一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看到的一些生詞,教師應該選擇一個恰當的時間將它再次拿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對于這些單詞的印象變得更加深刻,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詞匯量的增多,進而變得更加自信,進而對于詞匯學習變得更加積極。
二、有效方法探究
(一)短期復現
眾所周知,我們所學習的東西都存在著一個遺忘曲線,如果長時間沒有見到過這一新的知識,我們就會很快地將其遺忘,英語單詞也是同樣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合理安排一些關鍵詞的出現的次數,進而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閱讀文本,讓學生對于詞匯的印象變得更加的深刻。在一段時間之后,還應該將過去所學習的詞匯與新的內容進行合理的鏈接。例如學生在學習了一個新的單詞之后,經過一段時間對于這一單詞已經深刻記憶,在進行測試的時候出現了這一單詞的名詞或者是形容詞,學生就可以很快地將二者聯想起來,進而不斷降低閱讀的難度。
(二)創設語境
通過語言環境的建立,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生詞的含義,同時通過對單詞的使用環境進行觀察,還可以對詞匯更好地進行使用。合理地對這一教學方式進行運用,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愿意加入到學習的過程中來。例如,在讀到“And on th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時,筆者并沒有直接講述festival 的中文意思,而是通過講述各種節日活動,并要求學生一起猜測其意義。在學生自己探索交流下,其中文含義很快便被學生理解。
(三)任務設計
任務設計是為了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用科學手段提升其詞匯知識掌握能力,在完成閱讀教學后,將其中所講述詞匯知識以具有特色的任務的方式布置給學生,讓其主動記憶。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會要求學生尋找含有所述生詞的歌曲,如講述完mile 這個詞后,有學生就提交了《five hundred miles》。這種新型的教學實踐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英語教學而言,詞匯教學是極其重要的。做好詞匯教學設計、有效提高詞匯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格外關注的重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教學離不開文本以及語境,要合理使用好兩者,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途徑。同時,要注重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全方面提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曾土蓮.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教學詞匯[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4).
[2]晉顯鳳.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教學詞匯[J]. 校園英語(11):152-152.
[3]孫英英.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教學詞匯[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9):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