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蘭
【摘要】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數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縮小學生數學水平的差距。經過近幾年的數學課改,筆者覺得運用對子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對子教學;合作交流
課程標準在《前言》中這樣論述: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科學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索和處理信息能力。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這樣論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校是偏遠的鄉鎮小學,學生的基礎、能力參差不齊,數學成績兩級分化非常嚴重,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好,成績差的學生逐漸放棄了學習數學,從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學困生,低分率高得驚人。近幾年,筆者都擔任六年級的數學教師,面對越來越突出的學困生問題,使筆者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經過近幾年的數學課改,筆者覺得運用對子教學可以很好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一、明確探究對子教學的目標
近年來,全國上下興起了一股課改之風,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筆者也在不斷地嘗試和探究怎樣的課改更適合數學課堂。在探索了幾年數學課改模式之后,筆者認為,數學課改中的對學環節比群學環節更能落實數學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群學環節是一起學習,更多時候是一個組長在說,組員只是聆聽,而筆者采用的對子教學則是把小組成員細分,一對一或者一對二地進行互幫,從而可以達到以下幾點目標:第一可以鞏固差生的“雙基”, 拓展優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優生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第二可以縮學生之間的數學水平差距,從而達到“不同的學生要獲得不同的發展”的目標;第三可以落實課堂知識點。
二、做好探究對象的劃分
現在的課改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進行課改前必須根據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等情況進行綜合、科學的分組,而對子的劃分是對分組的細化。各組學生確定后,科任根據組內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行分對子。例如,一個班有48人,分6個小組,每組有8個人,就可以分4對對子,分對子的方法是把學生數學成績從高到低排列,1的對子是8、2的對子是7、3的對子是6、4和5互補;如果小組內差生多就可以讓一個優生帶兩個差生;分對子要根據各班實際情況而定。
在開展對子教學時,如果對子之間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先向組內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請教,自己明白了后再去教對子,如果組內所有的學生都不會解決該道題就由組長先向老師請教,理解后再去教組內其他同學。對子分得合理,才能順利開展對子教學;如果對子分得不合理,比如,把同組內數學成績最差的兩名學生分在一起,那么在開展對子教學時,由于兩人的數學基礎都很薄弱,因此只有沉默或者討論與課堂無關的內容,這樣起到了反作用,只會增加他們對數學的厭惡;又例如,把同組內數學最好的兩名學生分在一起,這樣根本鍛煉不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也達不到互幫的效果。因此在進行數學課改前必須劃分好對子。當然這只是初步劃分,在真正開展對子教學時,如果發現有不合理之處,要及時調整,以便利于開展對子教學。
三、落實探究的方向
下面將以新授課、評講練習、評講作業、評講試卷等4個課型談談在運用對子教學進行數學課改的一些經驗和方法。
1.新授課對子教學就是在新授課時進行對子教學。現在新課改倡導讓學生當堂根據導學案的引導完成數學課堂教學環節、掌握知識、提高技能;而不是提前把導學案發下去讓學生完成,這樣只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根本達不到現在的倡導讓學生減負的目的。因此,課前筆者只會讓學生讀兩次例題,把自己不懂之處畫出來,等到課堂上再解決。上課前5分鐘把導學案發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先獨學(獨立完成),在獨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巡視課堂,觀察優生的做題情況,如果大部分優生的答案都正確即可開展對子教學,讓優生把自己的解題想法教會對子;如果只有少部分優生學生會做導學案,這時教師應該提示解題思路,讓優生思考并把解題過程寫在導學案中,再讓優生去教自己的對子。新課對學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內,接著讓學生代表上臺展示對學成果,其他學生質疑或者補充,最后由教師點評。緊接著通過闖關練習檢查對子教學的成效。如果成效不錯就可以學習下一個例題;如果效果不佳,那就必須再次進行同一節課的對子教學,直到大部分學生都接受為止。
2.評講練習對子教學就是在評講練習時讓學生進行對子教學。這種模式的對子教學,應該先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回顧相應知識點或者在班上明確練習內容,讓對子之間說說相應知識點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等等。教師可以提前布置練習讓學生完成,也可以回顧知識點后直接讓學生做練習,大部分優生完成了就可以進行對子教學,而后即可進行展示。
3.評講作業對子教學就是把數學作業中的錯題進行對子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作業是想考查哪些知識點,容易出錯的原因是什么。根據作業的難度,一般會用采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改正錯題:如果差生可以自己改正,證明該次作業不難,只要教育學生做題要細心即可;如果只有優生做對,這時就要針對錯題進行對子教學;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做錯,教師應在班上集體講解,再讓學生進行對學。不管哪種情況教師都是只做引導者,要盡可能多的把課堂交給學生。
4.評講試卷對子教學法就是在每一次測驗后根據試卷的錯題進行對子教學。教師先針對測驗情況在課堂上進行整體分析,表揚發揮得好的學生,鼓勵中下層生,還要教育學生必須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等。大部分學生都做錯的題教師應在班上集體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簡便的解題思路,然后讓學生在10--15分鐘內把自己做錯的題重新審題再做一次,接著找對子或者組內做對的同學對答案。如果自己能獨立改錯就無需對子教學,反之就要開展對子教學。分析試卷對子教學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由于試卷的題量多、難度不一,而且試卷的類型有單元試卷、期中試卷、期末試卷等,試卷囊括了很多的知識點,所以教師要給充足的時間(一般要2—3節課的時間)學生進行分析并進行對子教學。
多課型開展對子教學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綜合培養,也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提升,這個核心問題處理好,更有利于數學課改的全面落實。
四、教師在探究中的作用
活潑好動、專注力不夠集中是小學生的特性,很少有學生能做到在一節(40分鐘)時間內都專注學習、不開小差,采用對子教學這樣的模式進行數學課改,其中一個好處就是讓更多的學生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有學習任務,肯定會比坐著聽教師講課專心很多。教師應在學生對學時及時在座位中走動,細心觀察學生的動態,如發現談論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話題教師先做出警告,還是不改就要給相應的懲罰;如發現比較害羞、內向等不敢向對子提問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他們;如發現學生已經完成對子教學,教師要統觀全班學生,因為有些優生要帶兩名對子的,肯定比一對一教學花更多的時間,這時就可以讓已經完成的學生及時去幫忙等等。總之,一定要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動態,做好細致的指導,以便能順利開展對子教學。
五、堅信探究的成效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項新舉措的實施都會遇到很多問題,關鍵是看研究者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我們要有信心、有恒心一一解決所有出現的難題題,課改定會走上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劉圣心.“師徒結對”體會[J].教研簡訊,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