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紅
摘 ?要:在小學所有學科中,數學相對較難,而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準確性。面對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效果一直不明朗。因而,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同時對有關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如何對學生進行趣味性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本文重要研討對象,進而提出相關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在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中,我國教育領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目前,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等,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在這一要求下,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此,以下是筆者對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的現狀和提出的相關策略進行相關的闡述。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首先,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影響,對學生們采取“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對一些概念和公式死記硬背,形成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進而影響數學教學質量。其次,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不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授課,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從而導致學生數學成績低下。最后,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進行“一問一答”的互動模式,促使學生過于被動,過于跟隨老師的思路去考慮問題,進而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長此以往,對老師有依賴心理。以上是筆者大致總結的三點,為此教師應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在課堂上多與學生進行互動等,促使小學數學教學帶有趣味性。
二、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適當的數學游戲,活躍課堂氛圍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特征,教師在課堂上設計合理的游戲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知識,進而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之前所學的知識設計問題,讓學生們進行競猜,不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關于《混合運算》的題,如5
6+10=?,12
5-14=?等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其快速說出結果。看哪個小組說出的結果又快又對,教師適當給予獎勵,促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競猜型數學游戲”進行新知識的引導,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新課程的學習熱情,進而激發學生對新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教師教學的高效性。
(二)開展多方式教學,增加趣味實踐
在新課改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促使學生學到知識的同時也擁有一顆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講《線段》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班級叫幾名學生站在不同的位置,以其中一名同學為基準點。然后,再令一名同學用卷尺丈量他們之間的距離,看看誰與為基準點的這名同學距離最短。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知“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道理。以此類推,教師在傳授其他相關定義或者概念時,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學生更能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實用性,將數學知識有效應用于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再比如關于《認識圖形》這節課,拿“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或者“不同形狀的四邊形”為例,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其形狀,讓學生自由組成相應的隊形。學生通過通力合作,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組成相應隊形,進而增加學生的對形狀的認識,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凝聚力。
(三)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有效互動模式,開發學生思維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其中有一條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主體,建立有效互動模式,多讓學生發言,進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話題,問:“你們過年時收沒收到壓歲錢啊?”這時,學生們就會說自己收到多少錢,并且引導學生說出如何處置這些錢的話題。有的學生說是買零食,有的是買玩具,有的是被父母又收了回去等。這時,教師接著問:“你們收到錢最后剩多少啊?”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剩了多少錢。教師最后問:“你們怎么算出剩多少錢的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混合運算的基礎知識有更深的掌握,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的到實踐的同時,還能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了教學最終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中,要想改善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小學數學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開展多方式教學模式等,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生一旦產生興趣,提高自身學習熱情,從而改善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件:
[1]羅彥明.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262.
[2]史麗艷.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游戲化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245-246.育,2016,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