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致力于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改革。老師要擺正自己在課堂中的位置,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正確學習,同時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行促知,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動手實踐來感受物理這門學科所特有的魅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一、課堂聯系實際,反思物理現象
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專業的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可以從自己身邊熟悉的規律、實踐中感悟到物理學科的魅力,從而吸引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來源于生活,物理知識也來源于對生活中有趣的現象的觀察、實驗與總結。生活中處處存在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知識蘊藏在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例如,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現象中,其實隱藏了很多簡單的物理知識。日常生活中我們吃煮雞蛋,雞蛋殼不容易剝下來。這個時候可以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后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這就是利用了物質熱脹冷縮的特性。把剛剛煮好的雞蛋放在冷水中沖一下。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后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這個時候雞蛋殼就比較容易剝下來。如果我們可以將熱脹冷縮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生活中,就可以很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增強科研教學,提高動手能力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學科,大部分的理論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教學來加以驗證。在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在保障學生基本安全的基礎上,加大物理實驗教學的次數。物理學科的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知識的講授與理解,要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驗驗證,讓學生們從直白的實驗結果中感受、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背后的支撐依據。物理學科的知識只有當學生自己親身實驗過后,才會加深記憶,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才會更加透徹。所以,在物理學科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多開展實踐教學,給學生更多接觸物理本質的機會,在反復的實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創新精神,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強化學生主體,增強主體意識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我們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欲望,從而有利于學生對物理新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尊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主動涉獵新領域,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想法,主動與老師進行溝通,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物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主體地位并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是至關重要的。老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扮演一個積極地學習者的角色,對新知識充滿好奇,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向老師提出關于物理學科的新疑問。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向老師展示自己的個性,主動地發現問題,做學習的主人,不做學習的奴隸,積極主動地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積極地探索物理學科的奧秘。
四、創設適宜情境,營造學術氛圍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知識龐雜的學科。而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初中時期較難理解的學科,老師們不能再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們講授有關物理課程的知識。老師們要善于從教學中反思,找到學生們學習物理的興趣點,從學生們的興趣入手,從而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對他們進行新知識的傳授。如若學生們剛剛接觸這門學科,并未對這門學科產生獨特的興趣,那么教師就更應該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運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們進行新知識的傳授。例如,在向學生講解有關色散的知識點時,可以運用順口溜的方法進行教學:“紅橙黃綠藍靛紫,白光色散七色光。色光三原紅綠藍,顏料三原紅藍黃。紅色物體反紅光,其它色光都吸收。沒有反射光進眼,看到一片是黑色。所有色光都反射,呈現白色該物體。所有色光全吸收,呈現黑色是物體。所有色光能透過,無色透明此物體。”這樣有利于學生們的理解記憶。也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彩虹”入手,向大家講解關于色散的知識點,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思路,創設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融入其中,完善自己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們學會從生活中感悟物理知識,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基于生活現象的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和態度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78.
[2]柳毅之.初中物理小實驗小制作活動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75.
[3]徐闖榮.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轉變探討[J].學周刊,201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