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兵
摘? 要:如今,隨著國家不斷倡導素質教育的發展理念,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然而并沒有很好地達到目的,初中思想與政治的教學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教學不更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不全面,教學目標偏離素質教育發展的理念,這樣的教學只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工具,而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真正實力。現在的很多老師們越來越注重學生學科分數成績的提高,給學生一味劃重難點,讓學生死記硬背,不能真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常常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教師必須要認清當下所存在的問題,轉變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初中教學;思想政治;問題分析
初中教學教師要撇棄傳統的只注重分數的教學思想,不能把學生當作學習的工具。教師要更新教學方法,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經驗。初中生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德育基礎。德育,是發展和諧社會的基石,法律法規的完善要以德育為根本前提。沒有德育做鋪墊,社會不會穩定的發展,可見德育對人們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課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對于塑造學生的人格和品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學生,對于課堂上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要認清并改正。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全面
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內容沒有全面讓學生了解到課本應該了解的知識,有的教師只是教給學生淺顯的概念,就讓學生開始死記硬背書本上的概念,而書本上的所要真正讓學生理解和實踐的知識教師沒能講到。教師只是空談大道理,講課空洞而乏味,內容覆蓋不全面,從而讓學生理解不透徹,導致學生成績下降,比如:學生在學習《友誼與成長同行》這一節課時,教師不能只給學生空泛地講什么是友誼,為什么友誼與成長同行等問題。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透徹,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成長過程中曾獲得過的友誼。
(二)忽略了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對學生一概而論,不能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上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因為班里的同學不可能學習程度是一樣的。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從而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提高。
二、解決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所存在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一)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翻轉課堂與傳統的教師在講臺教,學生在教室中學的教學方法不一樣。它與傳統的教師授課方式不相同,翻轉課堂是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自主觀看視頻,視頻中有全面的學生需求的講解和證明過程,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它和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一樣,是比較超前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有很大的益處。學生可以自主安排時間,在各種學習網站觀看視頻解析,也可以根據老師的鏈接和微信公眾號觀看視頻。比如教師在講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在社會中成長》這一課時,根據本課的重難點來讓學生觀看視頻,讓學生來總結,而不是像傳統的課堂那樣,教師在講臺上講這節課的重難點,學生在底下記筆記,這樣做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教師不只局限于在課堂上教,而是更廣泛、更全面地去開闊學生們的眼界。比如《社會中成長》這一課,如果單單只憑老師講,怎樣在社會中成長,不會讓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去了解。那如果讓學生去觀看視頻,會讓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他們也會深受啟發,從中受到感悟。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處在發展的轉折期,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的思想道德情感。那么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培養他們對思想政治課的正確認識。俗話說:“興趣是第一位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學生怎么能學好政治課,更談不上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了。如果學生產生了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便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思想政治,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也就不會再討厭思想政治課了,不會覺得政治課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所以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是打造初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我認為教師應該舉辦多樣的政治活動,例如《品行品鑒大會》,讓學生講述一位自己身邊或者是自己身上曾幫助過他人的好事,曾讓自己引以為傲的事。多次舉辦這樣的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中來。可以帶給學生巨大的肯定,從而有利于增強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
要想更好地解決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需要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更新教學方式,反思教學成果,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中玩”。高效課堂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和諧課堂,它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解決上述所存在的問題,教師身兼重任,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在工作崗位中不斷探索研究、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劉瑞明.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中學教學參考·文綜版》2014年第11期.
[2]安華.淺析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方法-《新課程·教師》2010年第06期.
[3]李建平.淺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中生互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3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
[4]季美華.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對以百倍的工作熱情和對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