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大學生的畢業人數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日益嚴峻。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現狀,繼而對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培養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現狀
1、綜合素質需要改進
綜合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以及各種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養,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和身體與心理素質。雖然,為了市場的需求,近幾年來各大高校都很注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但是,由于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人才標準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是由于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因為高校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有待加強。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不強的原因主要是,大學生仍是老師講授課程,以試卷成績為考核標準,這致使學生重視專業課程而輕視基礎課程,掌握的知識結構單一;重視課本而輕視動手實踐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差;掌握新技術的能力欠缺,重功利和短期利益而缺乏毅力和長遠奮斗的精神。由此可見,綜合素質不高是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現狀。
2、專業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不突出
如今高校大學生在自己所學專業上普遍能力不強,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如今社會上存在太多的誘惑,大學生在求學這條路上,會受到各種的誘惑,不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專業學習中;另一方面,在高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高中多努力大學多輕松。因此,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就開始放松,不上課就是在寢室睡覺玩手機,這些已經成為目前高校中的普遍現象。大學生專業能力不過硬。“不求高分,只求不掛?!币呀洺闪烁咝2糠执髮W生的追求。平時不努力考前臨陣磨槍,不努力靠運氣,考前轉錦鯉,這種怪象也在大學里風靡。然而,很多大學生忘了專業能力是他們的立身之本,是尋求工作的敲門磚。相當一部分企業都很重視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體現在理論能力、實踐和動手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等,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缺乏“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意識,致使專業能力不強,核心競爭力弱。
3、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需要提高
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段子,一位企業老板通過監視器看到應聘者撿起垃圾桶旁邊的垃圾,將其扔入垃圾桶,因此,老板沒有面試就直接錄用了他。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段子,雖然段子有點兒夸張,但它卻彰顯了企業對員工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的需求,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稀缺。企業不僅要求大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還要求大學生具備堅強的意志、獨立的人格、健康的個性和高尚的品格,這樣的人才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然而,目前,高校對大學生的考核仍主要以專業課程考察為主,導致大多數高校大學生注重專業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的修煉,忽略了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協同發展,造成就業能力缺陷,進而影響了就業。
4、求職技能弱
求職技能包括尋找職位線索、調查市場需求、求職的策劃和實施、求職信的寫作、應對面試、求職時機的把握、求職對象的選擇和判斷、介紹自己、說服對方、成功自我推銷的能力、策略以及方法等。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掌握了就業能力,卻沒有掌握求職技能,殊不知求職技能才是決定是否能夠就業的關鍵。因為就業能力是內在的,而求職技能是外在的形式,只要擁有了外在的求職技能,才能夠發揮其內在的就業能力。
就業是大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互動的過程,在求職之前,大學生應該做好準確的自我定位和充分的求職準備,在選擇時要主動而果斷。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對國家的就業政策不了解,對就業形勢的分析不足,從而就業觀念不能適應新經濟形態的發展。目前高校大學生對職業的期望值過高,對崗位和工作環境的要求過高。個別大學生忽視了求職前的準備,盲目的自信,以為憑借自己好的文憑就可以勝任,殊不知求職面試時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是否能夠就業。求職能力弱是很多高校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1、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高校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是就業能力弱的原因之一。為了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需要提升高校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從個人的知識水平,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各種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主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和身體與心理素質。大學生應該在在校期間,通過努力的理論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通過課程實習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有意識的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如積極參加校內舉辦的演講、辯論賽,來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自覺地進行多種文體寫作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尋找合適的機會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以豐富自己的社會生活、積累社會經驗和培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多參與學生社團活動,鍛煉和提升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等等。高校大學生應該學會發現和尋找能夠提升自身各種能力和素質的機會,在有限的四年時光里,不斷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以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自己來迎接和應對工作和社會中的挑戰。
2、提升專業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睂τ诟咝4髮W生來說,要想在某一行業尋找工作并立足,就需要他們必須有符合這一行業的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力。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需要高校大學生對專業課程進行深度的學習,一方面,在充分掌握課本知識外,要學會不拘泥于課本,自覺尋找與專業相關的書籍進行深度學習和拓展學習,以達到掌握全面而系統的專業知識的結果;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和專業相關的各類競賽,通過競賽,既可以檢測自己的專業能力,又可以在競賽中學習和提升自己。知識終究是要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高校大學生在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知識后,還應學會將專業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不斷的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增強就業能力,獲取更大的就業機會。
3、注重道德修養的修煉和人文素質的提高
高校大學生在掌握了過硬的專業能力后,還要注重道德修養的修煉和人文素質的提高。試想一個具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但卻不能很好地理解上級的指示,不能很好的與同事溝通和合作的人,能為公司帶來很好的利益和榮譽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高校大學生應該注重道德修養的修煉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培養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個性應當健康的發展,還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抗挫折能力,責任感和抗挫折能力是企業老板很看重的,它在工作中非常地重要,往往具有高度責任感和抗挫折能力的人在工作中表現得更為出色。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學生更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人文素質,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
4、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高校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塑造良好的就業心理,爭取多元就業。高校大學生應當從自身情況出發,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準確定位自己,客觀地審視自己,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同時要勇于到西部和基層工作,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尋找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在尋求工作時,杜絕左顧右盼、盲目攀比的思想,提前做好尋求工作可能會“碰壁”的思想準備,出現這種情況后,要有毅力和信心,并及時調整和擇業策略;同時要注意多與同學和同事進行求職的心得交流,必要時可以與心理醫生交流,獲取心理醫生的幫助,肯定自己的能力,釋放自己的求職挫折,為再一次的求職做好心理準備;高校大學生還應該學會給自己多次求職機會,不能“一棵樹上吊死”,既可以獲取更多地求職經驗,也可以讓自己擁有多種崗位的選擇。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可以有效地緩解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強高校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注:本文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名稱:河南省大學生就業能力培育研究,項目編號:JYB2018106
參考文獻
[1]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D].翟喆.云南大學2014
[2]普通高校本科生國際化素質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劉珊.浙江師范大學2011
[3]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生學費標準研究[D].張偉達.河北大學2015
[4]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D].路洋.華東師范大學2007
[5]新常態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方蘇寧.西華師范大學2017
[6]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張利萍.安徽大學2013
[7]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評估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高允琦.東北師范大學2008
[8]普通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內部監控體系研究[D].司俊峰.華中師范大學2007
[9]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成效分析與改革的取向[D].姜爍.山東師范大學2012
[10]我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調整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苗湘鷗.渤海大學2014
作者簡介:尚宇紅(1966-)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副教授,現為河南工業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