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俐
摘 要:隨著體育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體育特色小鎮也得以極速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現代化城鎮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對目前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并發現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產城一體”的視角下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產城一體;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116-01
體育特色小鎮是體育產業和城鎮化融合背景下的一種新興業態。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在2017年5月9日發布了《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到2020年,在全國扶持建設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同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首批96個體育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名單。目前體育產業和特色小鎮的迅猛發展融合,使體育小鎮逐漸成為特色小鎮的新寵,也將成為體育產業的一個新增長點。
1我國體育小鎮發展現狀
1.1政策分析
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得知,我國首次提出特色小鎮是在2014年10月,由當時浙江省省長李強提出。隨后,特色小鎮這個概念在全國迅速普及,國家、省、市層面也相繼發布了相關政策以及指導性文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得到了高度關注,迎來了空前的大發展。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國國家層面頒布的有關體育特色小鎮的政策文件多達18部,其中以2016年發布的政策文件居多。
1.2現狀分析
2016年10月,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以體育元素為主的小鎮也逐漸開始出現。隨著今年5月9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了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這份通知也加速了以體育為主導元素的特色小鎮建設。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首批96個體育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四川、河南等31個省級行政區。體育小鎮作為特色小鎮的分支之一,既具備了特色小鎮應具備的條件,又擁有了豐富的體育人文資源和體育產業的聚集效應。
例如,浙江寧海胡陳鄉戶外運動小鎮,致力于打造戶外運動產業。目前胡陳鄉已經建成了40km國家級登山步道、80km 山地自行車道、10km 水廊綠道、1個國家級垂釣基地、1個市級露營公園,并在積極建立集露營、垂釣、桃園自行車、皮劃艇、滑翔傘和攀巖等覆蓋水陸空的立體戶外運動基地。且已連續四年成功舉辦全國戶外運動大賽和中國(寧海)戶外運動節,是全國戶外運動大賽的主會場,目前正在積極打造攀巖 DYNO 大賽和跑酷大賽。
1.3問題分析
1.3.1政策文件不完善
目前,我國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正處于一個起步階段,體育特色小鎮真正的官方界定和啟動來源于2017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這也意味著,“體育+小鎮”的模式正在起步。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不僅涉及政府單位,還涉及公司、金融機構等主體,因此在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中存在部門繁多、實施內容重復等一系列問題。
1.3.2發展內涵不明確
從2014年特色小鎮的首次提出到2017年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提出,“體育+”的業態是小鎮建設的必經之路。其發展是“小鎮+體育”,還是“體育+小鎮”?是以政府為主導還是市場主體為主導?只有弄清體育特色小鎮的本質內涵,才能使之得以良好快速發展。
1.3.3“擺樣子”現象的出現
在體育+地產的邏輯中,豐厚的政策紅利也吸引了眾多房產開發商涉足特色小鎮建設,但一旦體育小鎮也遵循“房地產模式建設體育小鎮”,體育業態的占比,則是一大問題。例如山東地級市日照市的世帆賽基地,在舉辦過幾屆錦標賽和全運會后悄無聲息,也未能延伸出更多的水上運動業態,淪為擺設。
2“產城一體”視角下的發展對策
新型城鎮化在我國發展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業中走出來,從事具備更高附加值的工作,使得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擴大有效、中高端的要素供給,而體育產業板塊里面很多板塊就屬于中高端供給,所以說產(體育產業)城(城鎮化)的有機融合是我國體育小鎮發展的根本路徑。
2.1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文件
在國家體育總局牽頭下,各相關部門共同研討體育特色小鎮的總體建設規劃標準、產業定位和扶持政策等。隨后國家層面政策文件的發布,各省市地方政府部門也應相繼聯合制定出適合當地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以及實施細則,并確保其有效的實施。
2.2突出“體育+”業態
首先,體育小鎮是以發展體育運動為主,將體育賽事IP、體育運動體驗等植入其中,延長產業鏈,帶動經濟效益。其次,在發展中突出“體育+”,加強“體育+養生”“體育+醫療”等的協同發展。最終構建出“體育競賽”“體育健身休閑娛樂”“體育裝備用品制造”等為標簽和方向的體育小鎮發展路徑。
2.3加強市場管理
各級政府應引導體育特色小鎮整體建設規劃,出臺體育特色小鎮用地政策,完善體育特色小鎮管理體制,確保體育特色小鎮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此外,適當控制市場主體對體育特色小鎮的影響,為體育特色小鎮爭取自由獨立發展。
3結語
體育特色小鎮作為體育產業與城鎮化的產物,正處于一個萌芽狀態,在未來仍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政府部門,市場主體以及各界專業人士能各司其職,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小鎮,助力體育產業的大發展,助力我國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楊公仆.產業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2]沈克印,楊毅然.體育特色小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體育產業跨界融合的實踐探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6:56-62.
[3]李明.PPP模式介入公共體育服務項目的投融資回報機制及范式研究——對若干體育小鎮的考察與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7,3804: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