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娟
小學班主任工作在這個新時代被賦予重要工作。教育是“寬容”而不是“縱容”,需要用溫和的心態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欣賞的目光關注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每一個閃光點。作為班主任,有責任讓他們都絢麗綻放,特別是那些“帶刺的花蕾”,我們更應多一些關懷和呵護。“呵護孩子的心靈,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是我的治班理念,我也一直這么踐行。
三年前,由于學校教師崗位變動,我“臨危受命”成為三年級二班的班主任。三年的班主任道路,有坎坷、有困惑,更有收獲的喜悅。我曾為學困生的表現焦頭爛額,也曾為師生共同努力而獲得的榮譽興奮得手舞足蹈,更為節日時學生的一句祝福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和孩子們由陌生到熟悉,甚至有了難以割舍的情感,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在學困生的教育中,我曾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傷害了一位學生的心。班上的小雪同學,也許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她經常會翻別人的東西,多次教育也沒有明顯的效果。一天,有學生報告說放在抽屜的20元錢不見了,當時我不假思索就認為是小雪所為,找到她后就是劈頭蓋臉一頓批評,她那憋得通紅的臉和著急的解釋在我看來都是蒼白無力的掩飾。事情的結果很讓我意外,拿錢的另有其人。雖然事后我的真誠道歉得到了她的原諒,但事實證明我的沖動與武斷確實讓她很受傷,后悔之余我深刻意識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滿腔的熱情遠遠不夠。
五年級,轉學過來的一個靦腆男生小石,因普通話發音不標準,怕被班里的學生笑話,因而不敢開口說話。我了解到這個事情之后,號召班里的同學們都來關心他幫助他,特別讓我們班的學習委員重點幫助正確發音。除此之外,我還安排了兩個跟他同路的男生每天陪伴他上學放學,讓他充分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三年的班主任經歷讓我體會到,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除了科學的管理方法,還要充分發揮班級成員的主動性、民主性與積極性。
在班級管理、班干部推選、班規制定等方面我都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與尊重,讓他們參與各個環節。在生活上我也從不吝嗇對他們的關愛。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在班主任的工作道路上, 有收獲的喜悅,當然也不乏挫折與困惑。如我班的倪某某同學,他真的很讓我頭痛。剛接認識他時,我就發現他很有個性:自控能力差、懶惰、脾氣不好、常以自我為中心。“老師,你們班倪某某總是不洗腳就睡覺,他晚上很晚了還在宿舍講話,影響別人休息。”“老師, 倪某某不做作業,上課無心聽講,還趴在桌上睡覺。” 有段時間,我非常怕回學校上課,從樓梯口到教室短短的距離,有時得花費十幾分鐘,因為一路上都有等著告他狀的生活教師、科任教師和學生。為此我沒少批評他,還找來家長共同教育他,甚至以他的表現為契機在班上開展了“別再讓衣服哭泣”“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等主題班會。雖有教育效果但并不大,他改不了兩天又恢復了原樣。我意識到過多的批評教育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反感,教育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經過長時間的接觸,我發現他還是有很多優點:雖然學習不勤快,但他喜歡體育運動。于是,我就經常放學了叫上他一起鍛煉,后來他在學校的運動會中取得了好成績,我在班上特別表揚了他。事實證明,得到肯定的他在慢慢朝著好的方向努力。教書育人,這難道不是我當時選擇當教師的初衷嗎?身為班主任的我慚愧、自責。通過“班主任理論學習” 和請教多位資深班主任后,我釋然了,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成長需要時間,在教育過程中要學會等待、學會欣賞、學會寬容,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消化、改正。
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三年來,我“寬容”而不“縱容”,用溫和的心態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以欣賞的目光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以喜悅的心情迎接學生的每一份成功。欣賞全面優秀的孩子固然令人快樂,悉心呵護一顆進取的心,更讓我感到驚喜和幸福。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