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檳
摘要:中華傳統美德對于中華兒女而言是珍貴的寶物,我們應該積極弘揚繼承,學生作為建設祖國的主力軍應該具備優秀的個人素養、優良的道德品格,但是現如今很多的高校都存在學生忽視傳統美德,道德缺失的問題。本文將對高職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簡要的論述分析。
關鍵詞:傳統美德;高職教育;弘揚
一、在高職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素質,保障學生健康發展
對于教師而言,在高職教育中弘揚傳統美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學生是未來祖國事業的建設者接班人,學生的道德素養會對國家的進步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充分重視起傳統美德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成長。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牢記習近平主席的指導,將學生培養成集理想、道德、紀律以及文化于一身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四有”人才。
(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場景及社會氛圍的培養
教師要牢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它是保障中國人民和諧相處中華民族興旺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教師要滲透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指導學生不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上都要時刻提醒自己銘記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名學生要養成宣傳弘揚傳統美德的良好習慣。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教師要教導學生,要熱愛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傳統美德,盡管時代在進步,但是我們不能盲目的摒棄傳統,一旦丟掉了根本,那就意味著我們割棄了自己的精神命脈。自古以來,人們以仁愛和誠信以及正義為傳統美德,事實上它和現如今我國大力推崇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涉及的內容高度吻合。所以在高職教育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可以有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場景及社會氛圍的培養。
(三)有效推動傳統美德的弘揚發展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對于中華兒女而言是寶貴的禮物,影響著我們的成長發展,對于中華兒女思想品格的培養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學生是未來建設、壯大祖國的主力軍,是傳統美德的繼承弘揚者,所以在高職院校開展美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
作為教師應該全面透徹的認識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給學生傳輸講述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將學生培養成思想文化學習全面發展的人才。學生思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社會治安,傳統美德提倡做人要學會愛國、平等、寬容,作為教師要將這些傳統美德教育滲透在課堂之中,積極創設活動培養學生品格,提升學生思想素質,確保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弘揚傳統美德在高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起傳統美德的教育,開設了專門的課程又或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去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但是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育力度還是有所欠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社會方面原因
1.社會對于人才的評判標準不夠完善
現如今社會上招聘挑選人才的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是不是從名校畢業,還是以分數、學歷去評判人才。這樣的評判標準是失準的,對于人才的評判應該圍繞多個方面去綜合評價,有些人的學歷很高但是他的個人修養道德素質缺失,因此社會現存的人才評判標準是不正確的。以分數評判人才的理念應該及時的改變,因為這些都會促使很多的學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將更多的關注點投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對學生道德美德的教育。
2.社會需要和傳統美德的關聯度的缺失
很多的學校認為企業更多的是需要有著專業技能的人才,更看中的是人才能夠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所以為了符合社會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會加強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教育,導致對學生傳統美德教育的忽視。所以說學校教育中傳統美德教育的缺失和社會需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二)學校自身存在的原因
1.學校對于傳統美德教育缺乏重視
很多的高職院校都會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的就業率上,很少會去開設專門的課程去開展傳統美德教育。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將時間投放于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因此,高職院校對于優秀傳統美德教育意識是強烈缺失的,這些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很多的學生盡管知識豐富,但是他們個人的修養品德是缺失的。
2.學校發揚傳統美德的教育工作滯后
很多的高職院校弘揚傳統美德的教育工作都明顯是滯后的,主要表現為下面幾點:首先高職院校的制度不夠完善,整體散亂,普遍沒有全面綜合的指導規劃。其次,高職院校在學科設置上也存在滯后,大部分的院校只是敷衍的給學生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也主要是借助這個課程去完成對學生的傳統美德的教育,也沒有明確的考核方式,這些都使得學生覺得思想品德課程是不重要的,就不會以端正的態度去學習。最后,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式單一,通常只是開設思修課,開展一些實踐活動,甚至于一些學校還是以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主,給學生講授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要求學生背誦記憶,很少會去創新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得不到激發。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的快速進步,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他們的思想很容易因為一些低質量的信息受到影響,類似拜金主義享受主義都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沖擊。部分學生還存在三觀不正、道德淪喪的問題,因為沒有意識到傳統美德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忽視優秀傳統美德弘揚繼承。
三、弘揚傳中華傳統美德在高職教育中的路徑探究
(一)學校層面
1、增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視
高職院校應當對中華傳統美德提高關注與重視,能夠充分了解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對于學生的道德思想以及行為規范的教育意義和作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更是古人留給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只有在教育活動中充分融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才能夠培養出更加杰出的國家建設中和接班人,讓學生自覺承擔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和弘揚人,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和人文環境。
2、構建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
高職院校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過程中,要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逐步構建科學完善的傳統美德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應當涵蓋組織領導部門,教學體制,信息收集機制、監督管理機制、評價考核機制等方面內容,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科學的體制支持,才能夠更加科學有效的展開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和教育工作,讓傳統美德的弘揚變得更加制度化和科學化,同時也為傳統美德的有效教學提供基礎和保障。
3、促進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效展開
(1)加強課堂教學。
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工作中,首要的便是引導利用好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課對于學生道德品質和政治思想的教育與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滲透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在政治課上積極融入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甚至可在政治課中設置傳統美德的教學模塊或環節,制定明確而又合理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教學計劃和目標,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師對傳統美德的研究與實踐,可以通過編寫傳統美德相關的教材來加大傳統美德弘揚的效果,同時應當加強對傳統美德教學的評價與考核。除此之外,還應當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觀念和方法,選擇恰當的方式將傳統美德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同時可以巧妙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來促進中華傳統美德教學的趣味化、生動性以及可觀性。構建全新而又高效的傳統美德教學形式,形成新的教學體系,摒棄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從理論環節、實踐環節以及課堂環節讓傳統美德的弘揚具有人文色彩,讓學生深入的感受傳統美德的內涵與魅力,教師在展開傳統美德教育過程中促進學生體驗的豐富性,實現高效的教育目的。以中華傳統美德為核心,涵蓋傳統文化,從而聯結和輻射其他文化內容,發掘中華傳統美德和其他課程的聯結點,從而有效的在各個課程中展開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工作。
(2)加強實踐教育。
在弘揚傳統美德的進程中,高職院校還應當充分發揮實踐教育的作用,借助開展傳統美德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來吸引學生參與傳統美德的學習與實踐中,達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效果。例如高職院校通過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讀書節、演講比賽或者討論會等活動,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傳統美德的書籍閱讀中,增強對傳統美德的理解與認知,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和效果。針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思想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來進行針對性教育與糾正,借助傳統美德的弘揚來轉變學生道德缺失、缺乏禮貌意識、人文知識欠缺等不足。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實踐活動來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傳統美德實踐中,自覺承擔傳統美德的學習者和弘揚者。
(二)學生層面
大學生應當自覺承擔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責任。大學生應當具有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對傳統文化和美德具有濃厚的熱情。在學習與生活中自覺承擔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義務和使命。這不僅是學生具有擔當的表現,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弘揚也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首先,大學生應當積極學習和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內涵與特點,利用思想政治課程以及相關書籍和活動來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積極參加傳統美德相關的校園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還應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履行中華傳統美德,按照傳統美德來嚴格要求自己和約束自我,提高對自身言行舉止的要求,讓美德在自己身上綻放出光芒和色彩,同時也能夠對身邊的人進行約束和教育,及時制止和改正生活中缺乏道德的行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步落實和承擔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大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向周圍的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風氣,感染周圍的朋友、同學和親人,通過每個人的努力能夠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讓美德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融洽。
四、結語
綜上所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是提高學生思想境界,是發揚傳統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環節,需要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高職院校應當提高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認知與重視,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來加強傳統美德的弘揚與推廣,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來營造良好的傳統美德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在良好的美德氛圍和環境中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立華.目前我國高校德育課存在的主要問題[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姚金海,楊火保.論思想政治課在高職院校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02).
[3]尹紅領.加強公民意識培養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