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
摘要:結合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學生情況,分析五年一貫制專科初級階段學生的現狀,以及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對學生德育教育的目標及要求,探討五年一貫制專科初級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專科;初級階段學生;德育教育
一、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學生心理行為的主要特征
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學生心理行為的特征主要表現為:(1)年齡小。他們是從初中畢業直接進入高職高專院校進行學習,他們相對于大專學生來講年齡較小。(2)文化底子較薄弱。由于五年制學生是從初中畢業直接進入到高職院校,他們缺少了高中的學習,因此他們的文化知識底子相對薄弱,并且不同專業的招生分數不同,也造成了同一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文化層次參差不齊。(3)心理成熟度低、心理素質承受能力不強。五年制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青春期,他們特別在意自己在朋友、老師、家長面前的形象,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同時由于年齡小,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對于所產生的后果心理承受能力低,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態度。(4)自律能力較差。與普通的大專學生相比,五年制學生自律能力較差,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視而不聞。同時一些學生禁不住誘惑,容易受外界影響,有些學生染上了社會不良風氣,或者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置正常的學習生活于不顧,追求虛擬世界帶來的短暫的滿足。
二、新時代背景下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學生概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時代的變化是全方位的,整個社會都在經歷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巨變。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教育體制的改革,德育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也在發生著改變。但立德樹人依然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當然也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職業教育培養人才,不僅需要具備高素質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有擔當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在高職教育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五年一貫制專科學生,五年一貫制教育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前兩年,這些學生他們與三年制專科生相比,年齡偏小,心理不成熟、適應環境慢,沒有形成正確價值觀,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觀念淡薄、缺乏責任感,給教育管理帶來困難。加之學校重視不夠、德育目標不明確、社會認同不高等因素也影響了他們在大學校園健康成長和認真學習。因此,確立五年制大專初級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目標,探索五年制初級階段德育教育的方法,在五年一貫制大專初級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三、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學生德育教育工程建設
1. 堅定一個育人理念。
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設計問卷,對全院師生的思政教育認識和期望進行摸底,針對職業院校思政工作的要求找出短板,設定有針對性的德育目標,統一全院師生的思政育人意識,從思想上強化全院教師的思政育人職責;通過校園環境、設計、微信平臺建設等各種形式做好思政教育的宣傳布局;在統一思想的領導下,強化思政育人投入,制定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
2. 搭建一個育人平臺。
根據全程德育工作開展需求,統籌規劃全院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一個專門機構,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 理順工作流程,細化工作臺賬,從學院層面統籌教務處、學生處、科研處、圖書館、團委、各個教育系部等部門的育人職責,完善協調機制,實現通力合作,保證德育工作全程、全域有序開展。
3. 打造一支育人團隊。
建立專門機構,成立專業教研室,組建專業教師團隊、導師團隊、外聘專家團隊,規范崗位職責,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和學生管理的規范性,用心走進學生內心,觸動學生靈魂。深入挖掘服務管理過程中的育人元素,培育一批育人示范崗位,打造一支優秀的思政育人團隊。
4. 創建一個系統化課程體系。
創新課程體系,在育人團隊的集體力量下,使課程體系有機整合“思政課課程體系”,充分利用新時代網絡技術,發揮學院自媒體育人功能,實現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相結合,在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有序開展、逐步推進。
5. 創建一系列在線開放課程。
在大思政觀的育人理念下,思政課是主體,課程思政是方向, 不僅需要教學目標的針對性,還需要內容的連續性、形式的多樣性、方法的趣味性。為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以思政課建設為突破口,探索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打造一系列針對性強、具有示范性的在線開放課程。
6. 網絡時代信息溝通在德育教育中的運用;依托新媒體開展榜樣示范教育.
五年一貫制初級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因為年紀小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加之學生更喜歡通過網絡等方式來獲取信息,學習交流。依托新媒體開展多種多樣的榜樣示范教育。
四、五年制高職輔導員中在五年一貫制專科德育教育中的角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成為了傳播思想文化的新載體和開展輿論斗爭的新陣地。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輔導員必須認真研究網絡時代下輔導員工作的的特點和規律,探索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1、具體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提高綜合素質。面對網絡文化的新形勢、新挑戰,高校輔導員不能固守原有的經驗和模式,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2)搭建網絡平臺,傳播先進文化。思想政治網絡平臺的建立,不僅要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襲,保證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網絡平臺建設成為圖文并茂、聲像交融的引導人、教育人、服務人的網絡平臺。(3)營造文明網絡環境。第一、輔導員要與時俱進的改變對網絡活動態度要正確地認識到有很多的網絡活動對青少年是有益的,有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第二、學會利用網絡的有利條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比如可以在網上開展“網絡歌手大賽,這樣可以幫助一些有特長又缺乏自信的同學的展示自己的才華,只要形式能夠創新,一定會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最后,要學會依靠學生來開展網上活動。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信息安全愛好者協會、計算機應用與維護協會等來負責網絡活動的相關策劃與建設。這樣對于引導同學們合理利用網絡,凈化網絡氛圍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高職院校應注重對五年一貫制專科初級階段學生的管理、引導和服務,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學校教育、管理、服務的全過程。可以定期舉辦道德講堂,積極探索“兩微一端”等有時代氣息的新平臺、新載體、新渠道,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通過設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獎學金,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以獎助學金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努力進步, 從而帶動學生“德智體美勞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吉勇.高職五年制大專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5(02)
[2]律海燕等.高職院校五年制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管理工作問題策略探討[J].高考,2016(04)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