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 ?要:漢字學習能促進智障生智力發展,但低年級智障生由于自身障礙而對漢字學習缺乏興趣。培智學校可以通過讓漢字藏起來、讓漢字演起來、讓漢字講起來、讓漢字嘗起來、讓漢字唱起來這幾種方法,培養低年級智障生的漢字學習興趣。
關鍵詞:低年級;智障生;漢字學習興趣
一、低年級智障生漢字學習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低年級智障生漢字學習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從教的角度看,教師反復教、個別教,教得很辛苦但效果不理想;從學的角度看,學生學不會、易走神、不愿意學,學得很辛苦而一無所獲。總體來看,就是低年級智障生對漢字學習沒有興趣,害怕學習漢字,對漢字掌握不好。
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班級學生障礙類型多,個體差異大
隨著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出臺,培智學校招收學生向中重度智力障礙及多重障礙傾斜。因而培智學校的一個班級往往由智力障礙、言語障礙、自閉癥、多重障礙、腦癱等多種障礙類型學生組成。班級學生障礙類型多、殘障程度重、學生個體差異大,這給特殊教育教師的漢字教學帶來極大挑戰。
(二)教師漢字教學手段難以適應學生需求
我們平時進行漢字教學時,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呈現漢字,然后認讀漢字、講解字意、學寫漢字。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讓低年級智障生集中注意力。在社會交往方面,他們對人際關系的理解與處理,以及社會公共行為的表現同樣嚴重受限,不能較好地理解和分析社會情境中的線索,導致一系列社會適應問題,經常表現出一定的情緒和行為問題。由此可見,這種方式對于低年級智障生來說顯得枯燥無聊。而低年級智障生在認知、理解、記憶等方面又顯著落后于普通學生,教師的這種漢字教學手段難以適應低年級智障生需求。
(三)學生缺乏學習動機
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是影響其學習的重要因素。動機對理解個體的成績與其真正的能力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有些特殊兒童通常缺少學習目標,動機不足。這往往是由于以往失敗經驗的累積導致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風格特征為外部控制,認為自已行為的結果是個人所不能控制的環境和事件所導致的。這種對失敗的預期致使特殊兒童即使面對他們能夠完成的任務也會停止努力。特殊孩子由于在認知理解等方面能力明顯低于普通孩子,漢字對特殊孩子來說只是一堆又難懂又陌生的符號,這使得他們往往學而不得,因而喪失了學習動機。
二、低年級智障生漢字學習興趣培養的策略方法
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在教學中需要將三者巧妙結合。此外,漢字還具有象形性、指事性、會意性、形聲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筆畫、偏旁、部首、筆順是漢字的結構單位,也是一大難點,教學中需分散難點。筆者根據漢字的這些特點,結合實踐、探索與反思總結出下列幾種培養低年級智障生漢字學習興趣策略方法。
(一)讓漢字藏起來
在教學漢字時,不直接給出漢字,先把它們藏起來,等到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再讓他們看到。
通過讓漢字藏起來的方法為漢字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低年級智障生對即將學習的漢字充滿期待,自然而然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讓漢字演起來
特殊孩子大多活潑好動,如果能在漢字教學中充分用上這一點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將漢字變成各種有意思的小動作,讓漢字演起來。
比如,在學寫漢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讓小朋友觀察火的視頻,然后在“火”的圖片中畫出火。接著加以引導:“火就像是一個人,張開了兩個膀子,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一邊說“火”,一邊和小朋友一起做伸出胳膊,分開腿的動作。這樣既好玩又生動,學生很快就能記住火的字形了。這樣再進行學寫,就大大減少了寫字的難度。學生們也愿意學了,還學得熱火朝天。
(三)讓漢字講起來
小朋友們大都喜歡聽故事,低年級智障生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著將漢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讓漢字講起來。
比如在教學漢字“動”的時候,我編了一個“小云朵有力氣”的故事。故事的大概內容是:有一朵小云朵,他沒有力氣。在天空中,風一吹就被吹跑了。小鳥哥哥笑話他:“小云朵,你真是沒力氣呀。”小雨姐姐笑話他:“小云朵,你真是沒力氣呀。”于是,小云朵開始每天運動,終于小云朵變成了一朵有力氣的小云朵。聽完故事后,再進行“動”的漢字教學顯然孩子們更容易接受了。
(四)讓漢字嘗起來
生活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理念的第三條是“倡導感知、體驗、參與的學習方式”,那么,我們進行漢字教學時,如果能使漢字變得有顏色、有味道,無疑會讓特殊孩子更加愛上漢字。
比如在教學“果汁”這個詞語時,我花了整整兩堂課帶著孩子們一起榨果汁,榨蘋果汁、哈密瓜汁、橙汁等。讓他們真實地看到果汁的顏色,嘗到果汁的味道。
讓漢字成為舌尖上的漢字,讓漢字嘗起來,這符合低年級智障生的學習特點,能夠讓他們在歡樂中進行漢字的學習,因漢字的味道而對漢字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五)讓漢字唱起來
低年級智障生在漢字學習過程中會感到疲憊或者不感興趣的最大原因是他們持續使用一種感官進行學習的時間要比普通學生更短。那么,我們在學生運用視覺進行漢字教學過程中,巧妙轉變手段,調動他們的聽覺參與其中,這將大有裨益。
比如,可以將漢字制作成有音頻的動畫。在教學“臭”這個漢字的時候,可以制作一個音頻“大家好,我是自,我要坐在最上面。大家好,我是大,我要坐在最下面。大家好,我是點,我要跑到大的右上角。大家好,我們仨,在一起,變成臭。自大一點就是臭。”看完之后,可以讓學生跟著唱一唱。
通過讓漢字唱起來,低年級智障生在學習漢字時明顯樂在其中,小嘴巴更愿意說了,小腦筋也更靈活了。
低年級智障生雖然在認知、理解等方面顯著落后于普通低年級學生,但他們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我們用對方法,就能夠培養他們對漢字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漢字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參考文獻:
[1]盛永進.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6
[2]于素紅.特殊教育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