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媛
摘 要: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于過于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從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感覺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但是,要切實上好一節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所有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更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課呢?對此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數學能力;優化課堂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新教材中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也可以讓學生列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二年級教學《克與千克》的練習題時,講的是“買3千克菠蘿和2千克西瓜多少錢?菠蘿3元500克,西瓜2元500克”。我事先抓住時機(剛好遇上學校門口趕集),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同學們,今天天氣那么熱,老師想出去買些西瓜和菠蘿,但是時間很緊,老師害怕算錯了價錢。你們都是熱心的孩子,幫老師算算價錢好嗎?”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圖形的運動”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我讓學生用剪刀試著裁剪,并投影到銀幕上。通過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很多圖案,都可以用對稱軸通過平移或旋轉得來的。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么是分類知識之后,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后搶著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應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四、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我班一位男生,數學基礎差,學習態度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他學習,他還不愿意,認為很沒面子。問他懂了沒有,說是懂了,作業往往又有做錯,看得出做作業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他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讓他認識到他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現優點及時表揚,使他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地,他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五、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的添加劑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于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花”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總之,數學課堂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陣地,數學課堂的效率也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要潛心研究,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八單元 《克與千克》練習二十第四十五頁第10小題.
[2]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第三十一頁的《生活中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