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艷古麗?沙依瑪
摘? 要: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喚起學生的學習意識,并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還希望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積極探索的意識。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意識的喚起方法進行探索,提出了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生;學習意識
高中生是需要獨自學習的機會的,是需要教師的引導的。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既能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又能為學生提供輔助,是學生發展的源動力。教師可以結合現實案例、教學情境、自主實踐來完成教學探索。
一、結合現實案例——促使學生理解數學的使用
教師在喚起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時,應當與學生的現實案例結合在一起,通過這些案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部分教師在使用生活案例時,沒能有效契合學生,使得學生無法提高理解的速度。針對這一問題,數學教師應進行改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來使用案例,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用樣本估計總體”時,筆者為了使學生理解樣本平均數和總體平均數,學會使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知道樣本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能夠科學計算樣本標準差,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圍繞這些案例進行數學學習,促使學生理解樣本平均數和總體平均數的區別。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案例,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思考,逐漸掌握了樣本平均數和總體平均數,知道了樣本標準差的意義和作用,學會了如何計算樣本標準差并能用樣本標準差估計總體標準差,經歷了特殊到一般的學習過程,理解了數學的重要作用。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現實案例,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應用,讓學生能夠立足自己的生活來理解數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理解水平。
二、結合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理解數學的變化
教師在喚起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時,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借助情境來理解數學知識,經歷數學知識變化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可以獲得數學學習的技巧。部分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情境時,沒有對情境進行篩選,使得情境運用的效率大打折扣。數學教師在應用情境時,應將數學知識的變化過程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理解。
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三視圖,結合直觀圖來辨別三視圖,掌握幾何體學習的奧秘,能夠畫出簡單的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熟悉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征,在教學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了不同的空間幾何體。讓學生觀察這些幾何體,并指出與它們相對應的三視圖,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一環節來完成對三視圖的初步學習。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屏幕,對三視圖有了直觀的印象,知道了三視圖的主要概念,學習了簡單空間幾何的三視圖的畫法,熟悉了簡單幾何體的結構特征。接著,筆者讓學生對三視圖進行繪制,學生便觀察邊繪制,完成了對三視圖的最終學習,掌握了三視圖的相關內容。這樣,筆者通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數學世界,使得學生在數學的世界中經歷了數學知識變化的過程,促進了學生理解。
三、結合自主實踐——促使學生理解數學的邏輯
教師在喚起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時,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實踐來實現對學生的教學和引導,使學生在實踐環節發揮自己的力量,完成對知識的探索,形成邏輯推理的習慣。部分教師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強加干涉,導致學生實踐效果不佳。數學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應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促使學生理解和數學的邏輯。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筆者為了使學生掌握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理解銳角的正弦與余弦,學會使用正弦、余弦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推理的邏輯性,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完成練習題來把握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依照學生的不足來對學生進行專項指導。學生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之前,對知識進行了復習,加深了學習的印象。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了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知道了正弦與余弦等,并能夠運用它們來計算問題,完成了學習任務。筆者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了評價,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筆者通過立足自主實踐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得學生形成了自主探索的能力,推動了學生學習的邏輯性。
總之,本文通過結合現實案例、教學情境、自主實踐,對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意識進行了培養,促進了學生的思想進步,為學生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展示了一個更加遼闊的探索空間,推動了學生的前進。
參考文獻:
[1]汪冬興.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分析[A]. 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3.
[2]上官德運.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