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洋
摘要:核心素養是學科教學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教材大綱知識的講解,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和培養學生考試能力的同時應注重向學生滲透學科核心素養。針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實現有效教學展開研究,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的培養,要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科學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和社會責任,逐漸形成系統的生物學科知識。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有效教學
對于高中生來說,生物學科知識本身與生活生產聯系緊密,教學過程中可以挖掘的素材很廣泛,可充分進行興趣教學。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生物知識的魅力。基于核心素養下實現高中生物有效教學,就是要把興趣教學與培養核心素養有機結合起來,要求教師在現有的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和完善,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教學中,逐步將核心素養的內涵滲透到知識理論的傳授和實驗操作中以實現生物學科有效教學。
一、基于學科特點,培養學生科學思維
高中生物是生物初級理論知識、生物實踐探究與生物基礎實驗操作相結合的一門課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學指導,不只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認知以及運用。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基于生物學事實和證據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等方法闡釋生命現象和規律。教師主要通過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課堂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對生物學科產生一定的認知到主動去探索、發現生命規律,逐漸實現有效學習。
例如,在“從生物圈到細胞”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舉例說明生命活動是建立在細胞基礎之上的,讓學生在認知生命規律中把生物圈與細胞的學習一直聯系起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可以更好的理解。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通過對人體構造、植物構造、生物圈的構造讓學生了解生命系統中的層次關系及相互影響關系。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對病毒有一定的認知,將其與細胞區分開,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病毒對人體的危害,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結合相關概念思考分析為什么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中的結構層次。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且全面的教學,讓學生形成科學思維,有效掌握章節核心知識。
二、貫穿科學探究思想,培養學生生命觀念
結合高中生物課程目標,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的發展,高中生物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加強學生知識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在生活中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探究大自然中的生命規律,科學地對生命進行詮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將現實生活與教材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從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維角度感受生命規律的存在?;诤诵乃仞B中的科學探究培養,教師對學生進行生物學習的探究與發現,不斷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對生命的科學認知與深入了解,更能實現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
例如,在“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節中,教師在教學階段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驗來輔助學習。為了研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與細胞中色素的關系,教師組織學生對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進行實驗。保證實驗環境安全和實驗用品準備妥善的情況下,改革課本實驗常規教學,讓學生先明確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思路、步驟再進行嚴格操作。實驗中比較各組的實驗效果,并討論再從取材、藥品的替換、操作儀器等方面進行改進,形成新的實驗報告。教師在此教學基礎上,通過實驗操作和結論再讓學生形成物質與能量觀、結構與功能觀去探索光合作用過程所需要的條件,理解并掌握植物細胞內部葉綠體發生光合作用應具備的物質、結構條件。由此還可以對光合作用發生所需要的外界條件進行探索、思考、歸納。比如:哪些手段可以提高大田中糧食作物的產量,實際生活中技術人員如何多角度提高菜棚的作物的產量。這些教學手段的巧妙設計打破了傳統按章節逐點講解的習慣,通過科學探究,讓學生最終能對一個生命現象及規律更深刻的掌握,也能有效面對高考對知識能力的考查。
三、開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社會責任
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認識自身,并與自然和社會進行真正的接觸,在實踐中感受到生物學科無所不在的魅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創建生物興趣小組,組織學生進行生物野外考察實驗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生物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各種生物和無機界的關系,向學生傳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呼吁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實現高中生物課堂基于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有效教學。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這一章進行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在沙漠、濕地、森林、草原等不同的生境條件下的參觀考察,不僅認識大自然的神奇,更要形成生態意識,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帶領學生參觀生態農業園,通過真實環境讓學生體會我國農耕文明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對于學生設計生態農業模式,理解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的特點更有幫助。在實踐學習中,學生感受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也體會到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的不斷進步。這些操作理念都是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現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
基于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對高中生物課堂進行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實現。在教學實踐中,因為高中生已經基本形成了對學習的認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此基礎上滲入核心素養教學,有助于學生知識范疇、學習方法的完善,更助于高考核心概念、重要考點深入的掌握??傊?,通過教師學習生物學課程標準,將核心素養融入自身的教學經驗帶入到課堂上才能實現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歡,徐世才.基于生物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J].才智,2019(18):103.
[2]白榆婧.淺談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學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