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東 成員:劉玉秀 常江 董靜 李寧 賈慧彩
摘 要: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其實就是實驗探究的過程。但現在的探究只是從課本到課本,為學習而學習。能不能利用課本所學化學知識來實際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從而以切身感受明白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實驗動手的能力,收獲取得成就的幸福感。本文對這些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化學實驗;生活化教學;動手能力;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每個知識點的學習,其實就是對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化學又是高中生的必修課,但是包括理科生在內,學習的過程往往是從課本到課本,為學習而學習,那么學習的知識到底對生產生活有沒有具體的指導作用,能不能利用課本所學化學知識來實際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從而以切身感受明白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實驗動手的能力,收獲取得成就的幸福感。如何把課本所學知識做到生活化,需要我們根據生活經驗,把一些生活中的制作和所學知識點聯系起來,以促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通過對教材的把握和一些生活經驗的積累,個人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生活化實驗進行知識點的突破和學習:
一、肥皂的制作
通過生活常用的肥皂為出發點,讓學生通過制作,了解油脂及其性質。以油脂的堿性水解這一知識背景做出發點,用豬油的堿性水解做實驗對象,讓學生動手制作出一塊“有文化”的肥皂。大致制作步驟如下:制作氫氧化鈉溶液,并把豬油加熱,使兩者溫度都在四十攝氏度,混合攪拌,倒入模具,脫模成型。
二、豆腐的制作
豆腐的制作和膠體的聚沉這一性質密切相關,豆漿又是我們經常食用的營養價值高的飲品,通過往現磨豆漿中加入適當的電解質——鹵水,讓學生看見膠體聚沉的神奇現象,并通過后邊的制模,壓制,成型……讓同學們體會制作帶給的樂趣。
三、葡萄酒的制作
糖類知識的學習,是高中的一個重點。通過葡萄和白糖的結合,促進了葡萄糖等有機物不徹底的氧化分解成酒精或乳酸等,同時釋放出能量。這個過程沒有分子氧參與,其氧化后的不完全氧化產物主要是酒精或乳酸?;瘜W方程式:C6H12O6 = 2C2H5OH+ 2CO2(酶催化)。制作步驟大致如下:葡萄留蒂洗凈,按葡萄和白糖十比三進行混合,把葡萄捏碎,二者充分混合,裝入密閉容器,靜置。
四、大晶體的制作
晶體是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中的重要內容,這個內容相對來說較為抽象,只是通過課本,對知識點進行抽象的講解,學生的接收效果并不好。如何抽象問題具體化?可以設置實驗硫酸銅大晶體的制作,通過制作,讓學生知道,晶體并不陌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制作過程如下:制備純凈硫酸銅飽和溶液,選出較大的、幾何形狀完整的晶體,用細絲系住,懸掛在硫酸銅飽和溶液里,晶體在液面以下約2~3厘米處,靜置不動,加蓋防止灰塵進入,數天后可獲得大晶體。
以上,是我在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總結出的一些實驗生活化制作。做為高中教師的我們,不僅要傳播現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于將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最終實現由傳播知識的傳統理念轉向塑造人的生命價值的現代理念。學生通過對肥皂、豆腐、葡萄酒、大晶體等物品的實驗制作,切實感受到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激發興趣、培養能力、塑造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郭儒.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 現代交際, 2016(2):225-225.
[2]江相成. 高中化學教學問題情境生活化教學初探[J]. 學苑教育, 2017(2):64-64.
[3]甘國偉. 探究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之途[C]// 2018.
[4]朱興環.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4):155-155.
[5]江萬濤.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 考試周刊, 2018(25):162-162.
作者簡介:
李敬東,男,安陽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1966年6月,漢族,籍貫:河南安陽,職稱:中小學高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新課程標準及化學教學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研究項目《高中化學實驗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2019}-JKGHYB-09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