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連君
摘要:語文,其實是包含很強的藝術性,但是因為藝術也是有生活得來的,所以語文教學不能脫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教學學生學習的基礎,也就是小學語文時,教師要注意把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語文的氣息和影子,進而學生可以時刻學習語文,進而學習也會變得更加自然。課本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最直觀的體現,所以教師要利用其開展生活化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教學思考
從不認識字到可以自然地出口成章,這都是語文學習的功勞,所以語文學習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生要想逐步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就需要深入地學習、探究語文。語文是一門藝術性很高的課程,其中包含的人文性和科學性是其他任何一個學科都無法替代的。但是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之中,教師只想著教學要應付考試,所以對學生的語文素養不管不顧。為了能夠讓學生走的更長更遠,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提高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之下的學習能力。
1.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基礎知識就像房屋的地基,如果沒有堅實的地基,那么后面的知識學生也就會不能理解,學習也會因此停滯不前。因為小學語文對于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有著奠基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通常來說,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字學起,教師可以給學生解釋一些基礎字詞,然后再展開深入地學習,最終體會到作者的思想。生活化可以讓學生處處見識到語文學習的魅力,進而讓學生于街頭巷陌都能進行語文的學習。所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為了讓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扎實,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學習熱情著手,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這對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影響。那么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熱情,教師應該怎么做呢?教師需要通過生活化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知識,又因為學生對世界萬物都是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學生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語文學習還是很有意思的,學生自己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思考,愿意投身于語文學習,培養這個愛好。
語文教師在教學之中也需要注意,要自然地將生活化的元素代入課堂,不能僵硬地搬弄,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常識,不然,學生會覺得受到了欺騙,進而會更加厭惡語文學習。其次,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世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眼睛發現尋常生活中的語文。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建議,讓他們準備一個小小的冊子,然后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廣告語或者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可以記下來,其中不懂的還可以自己主動學習,進而拓展自己的語文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的充滿“美”的句段記錄下來,然后作為自己語文學習的一個素材,在寫作的時候還可以將其運用上,讓作文能夠體現出學生的真情實感以及學生的積累素材的廣泛性。但是因為一些年級較小的學生,如果讓他們進行生活中的摘抄和記錄,可能會存在困難,所以教師可以改變策略,讓這些學生自己通過這樣一個本子來寫日記或者周記,慢慢地就能培養出積累和寫作的習慣,讓學生逐漸地掌握語言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
2.讓學生通過生活化作業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
首先,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貼近實際的作業。如果說課堂學習是加熱,那么作業就必須趁熱打鐵,讓學生可以通過作業,及時地鞏固自己的知識。學生都是很愛玩的,尤其是小學生更是沒有什么自制力,所以作業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負擔。所以,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情況出發,布置的作業不能超出學生的實力范圍,要注意不能過于簡單,同時作業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盡量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之中完成作業。在做這個作業的時候,學生整個過程其實都是輕松的,不僅輕易地就能完成作業,還可以感受到父母親的愛,讓家庭的關系更加和睦,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教師要注意多給學生布置一些這樣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親自操作,進而可以用語文知識表達出自己的真切情感,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其次,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盡量讓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學生因為從小生存的環境不一樣,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也是會存在差異。教師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就必須盡力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把握他們的共通點。除了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征,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也要特別注意。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教師才可以精心制定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的環節,進而讓不同層次、個性各異的學生都能在語文課堂上學到知識,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和成長。
3.拓展學生閱讀的知識面
教師要注意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面。這一環節也要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對于年級比較低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注意學生興趣的發掘,讓他們閱讀一些比較簡單且引人入勝的童話和寓言故事,這樣他們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到沒有學習過的知識,對于他們知識面的拓寬和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對于年級稍高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能夠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的文章,給學生推薦一些不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到教材中的作者其他方面的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滲透進生活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隨處都可以了解到語文知識的學習,進而對語文學習有更強烈的欲望,真正接受語文,愛上語文,最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桂寧.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探索[J].文理導航(下旬),2012(10):88
[2]楊麗芬.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
[3]翟鳳妮.針對小學語文教育共同體建設中的實踐反思[J].科技展望,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