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明
摘要:以《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為例,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教師團隊建設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課程 ?思政 ?思考
將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幼兒教師。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施,將《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后,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一、突出課程教學目標,完善課程整體設計
(一)研究教學目標,強化課程設計
1.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挖掘思政元素
1.1提煉素質目標: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觀;強化學生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引導他們尊愛生命,敬畏生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通過教學活動,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協作、不斷創新,從而形成較強的責任心、耐心和細心,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
1.2突出知識目標:了解課程中有關概念的涵義和意義,掌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以此提高學生教學管理中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讓學生全面掌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的六大方面,即學前兒童身體保護和生活自理能力、學前兒童飲食與營養教育、學前兒童疾病預防、學前兒童安全、學前兒童體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掌握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程序,培養學生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良好學習風尚。
1.3強化能力目標: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強化幼兒思想素質的全面提升,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二)整合教學內容,思政元素融入模塊化教學始終
該課程分為理論知識和技能兩大模塊。
理論模塊由七部分組成: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問題;學前兒童身體保護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學前兒童飲食與營養教育;學前兒童疾病預防教育;學前兒童安全教育;學前兒童體育教育;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倡導正確的健康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塑造健康的人格。
技能模塊由二部分組成:即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設計;能夠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設計,保證教學活動的實施;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并能試教。在試教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之間團結協作、善于溝通、互相關心、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
(三)教學設計層次化,融思政元素于“風暴教學法”
3.1注重結構設計,教學中突出思政元素
教學活動分為課前自學、課中指導講授和課后拓展三個環節,課前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由學習委員在群里發布信息,學生之間相互提高,共同進步;課中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講練結合方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課后拓展知識范疇,相互學習、共同研究,強調學生間合作精神,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2體現模式設計,教學中滲透思政元素
采取模擬試教的教學模式,先由教師組織學習內容,由學習委員在班級QQ群、微信群發布教學內容、課件、微課等學習資源內容;課中學生以小組(5-6人)為單位合作完成模擬教學任務,學生間共同探討研究,形成教學設計方案,然后每個團隊選派一名學生在全班試教,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彰顯課程思政的靈活性
教學活動要充分結合學生認知規律,符合學生能力培養、成長規律,全面調動每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保證教學活動井然有序。
在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課前學生自學;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模擬試教,形成專業能力;課后拓展練習的形式,學生的思想素質得到很好地提高。
(一)課前分配任務,小組自學、討論,形成教學方案。要求學生課前自學,組建團隊。團隊中每個成員人人參與,積極合作,出謀劃策,互相溝通,綜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二)設計教學方案,分配工作任務。在模擬試教時,以課前分好的小組為單位,分組試教。選派一名隊員,全班試教。在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每一次講課學生輪流替換。采取優秀學生帶動差生的方式,體現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三)小組互評,取長補短。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評教的能力,學習別人優點,彌補自身的不足,培養學生自信、自強、敢于創新、敢于挑戰的優良品質。
(四)教師點評,總結知識要點。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再集中講解、強調,總結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學生在教學中思政元素的體現狀況,重點講評思想素質的融入度。采取在線交流,課后拓展的方法。針對教學中、見習中等看見的一些問題,討論交流,發表意見,拓展思路,促進學生教學能力提升。
三、課程考核多元化,體現課程思政實效性
課程考核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即平時成績、素質成績(思政元素)、期末成績。
(一)平時成績:平時出勤、上課回答問題、試教的配合、試教的主講等,學生的自信力得到提升;
(二)素質成績(思政元素):學生的團結協作、互相幫助,課后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都能成為考核的重要思政元素;
(三)期末成績:理論知識(六大內容的理論知識要點)和實際技能(教學設計能力和實際運用知識能力)。在期末考試中,強調誠信應考的重要性,可以嘗試無人監考的模式。
總之,全體教師必須形成教育合力,如: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干部等,共同考核該課程的綜合成績,確保課程思政真正落到實處。
四、強化教師團隊建設,突出課程思政長效性
(一)根據課程思政目標,組建教學團隊。選拔一位思想素質過硬、專業能力強、具有豐富的學前教育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主教。該教師在教學中,深入了解大學生的發展特點,注重因材施教,教書育人。以該教師為圓心,輻射其他課程融入思政元素,體現課程思政全覆蓋。
(二)加強實習、實訓條件的整合,充分利用校內一體化教室,校外幼教機構,讓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全面提升學生實際教學能力。教學中,熱愛幼兒、關注幼兒,將“愛心”折射到每一個幼兒身上,促進幼兒快樂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