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杰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越發意識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當然,新課改以后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新的整編,更適合現代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訴求。因此,我們身為一線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并能夠從多方面著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以初一年級為研究對象,以人教版教材為根本參考,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理論分析、案例研究、經驗總結等研究方法對此問題展開了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參考策略,希望能夠對初一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一;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策略分析
不得不承認,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其中“一鍋端”“一刀切”“教師自導自演,學生被動接受”成為了很多學校共同存在的問題,致使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學生不僅不能意識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而且學習主動性也不是很強。這樣一來,雖然教師教得很辛苦,但效果是不盡人意的。因此,我們需要立足這一教學現狀,加強對其分析和探索的程度,努力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來確保初一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的真正提高。由此看來,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對此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了。
一、問題導入教學,引發道德思考
問題作為學生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其重要性不可小覷,既是連接學生與課本知識、學生與老師的橋梁,更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學習能力。而以問題的形式導入課程內容的教學,有著開門見山的高效學習效果,這對于時間比較緊、任務比較重的初中生來說尤其適用。因此,我們一線教師需要加強對課本內容的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夠根據學生的狀況和狀態有效的設置問題,導入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實現道德思考,最終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敬畏生命”這一內容時,就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你認為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尋找失聯的MH370客機值得嗎?為什么?你認為不顧自身危險去救他人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我們為什么有清明祭祖的習慣?為什么要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一些中學生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到自殺、跳樓,對此你怎么看?……可以說,通過這幾個多方面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對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認識到了生命的寶貴、敬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這樣的道德思考之后,我再帶領學生進入課本內容的學習,當然,他們的參與程度更高,也獲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體驗情境,豐富情感體驗
道德與法治課程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道理、精神的傳遞僅靠單薄的語言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去創設更多的體驗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真正地參與其中,去感受,去理解,去領悟。這樣一來,學生自然會感同身受,會表達出更真切的情感,此時再進行引導、教學,當然能夠收獲印象深刻的理想教學效果。而體驗情境的創設,一方面需要我們能夠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去創設體驗情境;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反饋情況,并能夠不斷更正和優化。這樣一來,才能創設出更優質的體驗情境,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愛在家人間”這一內容時,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真切的體驗情境,即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聽媽媽的話》這首初中生比較喜歡的歌曲,并通過PPT展示了父母撫養子女長大的辛苦歷程,以及他們與父母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的事,并用沙畫的形式展示父母從年輕到老的模樣……歷歷在目的畫面,點點滴滴的小事,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的心里面,有空就得多握握她的手……此時我繼續拓展,讓學生說一說愛在家人間的一些事,自己的一些感悟、一些見聞,之后再進行課本理論知識的教授。學生都能認真聽,認真想,認真學,最終獲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三、聯系實際生活,做到學以致用
生活是一個多彩的資源庫,能夠為我們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教學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資料,而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將生活的一些事融入到理論知識的傳授中,并有意識地讓學生利用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的知識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這樣一來,學生當然會感受到生活與道德與法治的密切關系,并且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知識應用能力、問題解決解決能力也能夠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學“情緒的管理”這一內容時,就以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學生沒有調控好情緒而發生的一些悲劇事件為案例。首先,我給學生展示了學生感興趣的、喜歡的娛樂明星自殺的案例,觸目驚心的案例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并且不自覺開始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此時,我又繼續展示一些觸目驚心的案例,如學生因失戀,挨老師、家長批評,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原因跳樓自殺的,中學生因為一點小時打架、動粗的,公交車乘客因為坐過站與司機動手打架的……通過展示這些鮮活的案例,學生意識到了調控好情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時,再帶領他們進入到課本知識的學習,探索情緒管理的方法,學生都能認真聽和記,最終獲得了比較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初一階段作為學生接觸這一內容,學習這一內容,理解掌握這一內容的萌芽時期,我們教師當然需要做好引導、幫助、促進的作用,發揮自己帶動者的角色,為初一學生開一個好頭,讓他們收獲更高質量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效果。而本文給出的問題導入教學,引發道德思考;創設體驗情境,豐富情感體驗;聯系實際生活,做到學以致用,是個人實踐之后認為比較有效、可行、實用的三個策略,當然不夠完善和具體,在日后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我還會繼續研究此問題,繼續為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厲保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02-103.
[2]楊惠娜.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與情境的有機結合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76.
[3]顏昌興.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33.
[4]張文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