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巖
摘? 要: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六部委出臺了《高職擴招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大力推進發展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教育擴招。針對不同生源群體大量涌入高職教育學習,必然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帶來新的挑戰。基于高職教育擴招百萬的時代背景,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工作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高職教育擴招后,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并論述了人才培養機制建設的對策與研究。
關鍵詞:高職教育;擴招;人才培養;就業服務;機制研究;
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宣布,高職院校將擴招百萬。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視,備受社會關注,這是培養適應社會所需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的重要一環,在高職擴招專項招生考試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的培養成為了擴招后高校工作中的必然任務,進一步明確高職教育未來的人才培養改革趨勢和發展方向,真正把擴招政策落實到位,因為只有人才培養適應擴招新形勢的需求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的人才發展要求。
一、高職教育擴招對人才培養建設的需求
百萬高職擴招的對象包含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如何進行人才培養、怎么培養高職完成擴招任務是關鍵。根據生源類型不同,我們人才培養要適應不同的類型群體,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的原則開展人才培養,有針對性地提高人才培養,進而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實效性。應該依據生源群體的從業經歷、年齡差異、學習需求等特點制定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適用于擴招背景下的新型職業教育所需。
二、擴招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建設的問題
(一)生源來源不同
高職擴招生源來源不同,較分散,招生計劃、分類考試評價、分別選拔錄取,為各類群體提供多樣化入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寬進,這樣不同層次生源的人才培養急需可行的培養方案和機制。生源集中來源于退役軍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生源的多樣化,基礎不均衡,將是教育教學面臨的新問題。
(二)學歷水平不同
高職擴招學生學歷水平差距較大,學生學習底子薄,處于不同層次學歷,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較差,但有求學意愿,這對高職教育是一個新的挑戰,學生綜合素質高低不齊,學習時間、方法、狀況均各不相同,集中式學習對于高職擴招學生受限,要科學準確掌握學生的心里狀態,多維度去考慮學生的求學心理,教學方法迫待解決。
(三)從業行業不同
高職擴招學生從業行業分布較廣,退役軍人在國有、民營、政府機關工作,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均處于無業狀態,針對不同的就業方式和學生的求職擇業心理,開展多層次就業指導教育,創新就業理念,學生希望通過職業培養,學到一技之長,學有所用,從而真正通過人才培養教育切實解決就業問題。
三、擴招背景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的對策
(一)提高生源素質,培養合格人才
高職擴招人才培養建設要依據標準不降,抓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堅持德技并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落實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嚴把日常教育培養質量關。實現多元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完善職業教育人才質量評價體系,綜合評價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技能水平,形成寬進嚴出的人才培養機制。
(二)培養模式要多元,做好分類培養
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生源的特點和就業狀況,修訂編制適應高職擴招人才培養方案。切實做好有關生源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分類組織教學,推行靈活多元的教學模式,應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學生本身特點,貼近不同生源人群特點。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法改革,力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日常多模式分類管理,適應不同生源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方式,創新管理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實行單獨編班選課、單獨教學和單獨考核。建好用好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探索構建“互聯網+職業教育”新形勢。采用學制靈活方式,可以利用晚上、周末時間來上課,為了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可適當放寬學業年限,成績合格,達到畢業要求準予畢業。
(三)做好就業創業服務
針對高職擴招生源類型不同要積極探索訂單培養、混合所有制等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拓展就業途徑,保障就業資源。加大現代學徒制就業模式培養的傾斜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取得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就業創業本領。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加大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針對生源類型不同訂制個性化職業生涯指導,科學化、精準化找準職業定位,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讓更多高職擴招畢業生實現人生價值,通過技能和學歷提升,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實現高品質就業創業。
(四)提升師資力量,組建“雙師型”教學和管理團隊
高職教育應鼓勵教師提高自身學歷和社會實踐技能水平,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主動出擊到企業、到一線崗位從事生產、生活。同時,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也應深層次接受新時代高職擴招管理模式的提升培訓工作,幫助教師豐富理論知識,拓展實踐經驗,并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開展聘請校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座,與其他兄弟院校合作,共同組織開展討論高職擴招人才培養機制學術交流論壇活動。借助于互聯網技術以及現代化多媒體設備,實現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信息共享,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業務水平,打造出一支全能型、適應新時代高職擴招教育教學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和管理團隊。
綜上所述,在高職教育擴招百萬的背景之下,高職教育必須制定出更為合理高效人才培養機制。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機制進行科學管理,并建立人才培養高效機制,達到優化高職擴招人才培養的實踐目的。
參考文獻:
[1]佟沛育.高職院校擴招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機制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26):49-50.
[2]楊子琪.百萬擴招政策下高職教育的應對與轉型.科教論壇,2019.10.
[3]匡瑛,石偉平.論高職百萬擴招的政策意圖內涵實質與實現路徑.中國高教研究,2019.05.
[4]薛峰,王成禮,藺旭鵬.基于高職擴招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轉型發展,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