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
摘要:我國目前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進步,給當代的年輕人帶來了無盡的機遇,但是伴隨著機遇的是挑戰。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堅力量,高職大學生的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國家現在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增強社會生產力,是我國下一步社會發展的關鍵。本文將從我國目前的大形勢、高職大學生的創新狀況以及如何突破傳統創造新的創新創業模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新形勢 創新創業
當今的社會環境給當代的年輕人提出了無數的考驗,面臨著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行業的改革,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生存危機,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畢業后就業找工作困難,所以大多的大學生都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無疑是解決這種局面的關鍵。在社會轉型的今天,單位、企業的需求更傾向于有著社會實踐經驗的綜合性人才,所以高校應該適應社會需求,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社會發展輸出既有著專業理論能力,又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樣一方面能夠是學生們能夠順利就業,又能為社會增強發展活力,推動社會改革發展。
一、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
自從在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提出了“創業教育”這一概念,這一概念開始在我國出現且逐漸普及,我國的各高校中開始出現這一課程,而這一課程的普及,成為高校的必修課的契機是我國2012年教育部出臺的《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在這一《要求》中規定創新創業的教育成為我國高校的必修課程。而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中發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將創新創業推向了這股浪潮的頂峰。
對于這股浪潮的出現,不僅學校予以相應支持,社會各界也都積極響應,在這一時期,在全民創新創業的號召下,無數的小微型企業、各種的發明創新創造也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發展,激發了社會的生產活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都充滿激情,不斷發展自我實現自身的價值,將自身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各領導人針對這一現象在各種場合都表示鼓勵,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曾經對著寫勇于創新創業的大學生以激勵,給予熱烈贊美,鼓勵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實現自身價值,為何會貢獻價值,促進社會的發展。
二、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高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不僅促進了自身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促進了學生們理論知識向實踐的轉化,也緩解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社會矛盾,但是在這股浪潮下,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模式也存在著問題。因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出現的時間尚短,我國關于這方面經驗尚且不足,這些年一直在摸爬滾打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目前培養模式的缺陷主要從學生、教師和教學三個方面。
1、學生創新創業資質不足
近些年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大高校紛紛擴招,這就使得高職院校不得不每年降低招生的分數線,所以學生的質量不斷降低。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在中學時期是處于中等偏下的學生,他們大多學習習慣不好、沒有足夠的自律能力、缺乏學習知識基礎。而當他們進入到大學之后,大學的教師不如中學的教師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無縫隙的管理監督,老師約束的降低,學生們又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自我約束,這就使有些同學“徹底放飛自我”別提創新創業,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基礎學業都不能完成。沒有基礎的理論知識的支撐,學生們很難在創新創業方面有很好的成就,這就是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因為生源的質量而極難在創新創業方面有進展的困境。
2、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不足
教師是學生知識的直接傳播者,是創新創業知識最直接的媒介,但是高職院校的教師相對于本科學校的教師,學術要求較低,而且這些教師很多都不是專業對口,而是從其他學科調劑過來,所以針對其所教授的學科,教師本身的專業知識就不過硬,更何況是他的受眾——學生們。創新創業的教師大多是教授 學生們實踐經驗的,在課程中無疑要給學生們以實踐知識的指引,但是這些教師理論知識都不足更妄論實踐,所以專業理論知識的不足、實踐經驗的缺乏使教師的教學受限,這成為阻礙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途徑
1、激發高職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
意識的培養最為重要的是氛圍,要想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的意識,學校必須有目的、有意識的去為學生們創造有力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們在環境的影響下潛移默化的增強創新意識。學??梢酝ㄟ^設立創新獎學金、創業基金、開展講座鼓勵創新創業、為創新創業提供資金和學術的支持。同時學??梢酝ㄟ^開展手抄報比賽、開展社團活動、班級內組創新小競賽的方式來宣傳鼓勵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在學生們面臨畢業,處于就業、擇業的迷茫時期時,學??梢酝ㄟ^開展講座,請一些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代表來傳授他們的創業經歷,為學生們指引方向、傳授經驗,從而促進學生們發揮自身的能動性,讓創新創業成為他們的選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成為創新者或者創業者,這個號召的主要目的是創造一股社會氛圍,激發大家的創新創業意識,讓創新創業成為學生的眾多選擇之一。
2、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提高學生們創新創業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提高知識來源的質量,也就是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高職院校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走出去、引進來”本校教師走出去、外界人才引進來。我國經過多年針對創新創業的發展,有些地區的重點院校的發展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學校應該積極的推動學術交流活動,經常派遣本校的教師去這些取得成果的高校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而且也可以通過開講座的方式,將這些院校有經驗的教師請到學校開講座,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也可以請一些社會上一些有經驗的創新創業者來學校,與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增加教師實踐經驗。
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個國家的長久的繁榮必然要依靠于創新。高校學生是新社會最為重要的建設者,而高職院校又在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對學校的創新創業培養模式一定要與時俱進,緊跟社會需求,不斷發展,同時要積極學習有經驗院校的經驗,為國家培養未來的社會的建設者,使高職大學生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軍.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平臺建設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8):163-164.
[2]孔黎,李亞鵬.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及機制研究[J].農家參謀,2019(14):261.
[3]朱世恒.新形勢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現代交際,2017(18):122.
[4]周凌云. 農業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6.
[5]張丹霞. 高職大學生創新創業與就業心理研究[D].昆明醫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