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磊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信息工具在各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顯得尤為必要。由于偏遠農村小學的信息教學條件十分有限,所以需要教師開展更為高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高效的學習提升信息綜合素養水平。因此筆者通過培養學生興趣,幫助建立正確學習態度;開展小組教學,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鼓勵當場實踐,通過實踐促進學生理解三個方面,對偏遠農村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與學進行討論。
關鍵詞:偏遠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與學
據調查顯示,目前部分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完全處于信息技術學習的被動位置,這不利于偏遠農村小學生的高效的信息知識學習和實踐。筆者認為無論教學條件的配置優劣,要達到高效的教學,讓學生高效的學習,教師應該主動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入手,或者幫助學生建立信息展示的學習需求,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高效教法實施,達到小學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的目的。
一、培養學生興趣,幫助建立正確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態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學習、生活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農村小學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態度對課程實施也是有影響的,在教學過程中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挖掘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習態度,可以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促進偏遠農村小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水平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美化圖像我來做”時,為了讓學生在課堂的開始就產生對本課知識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首先為學生展示了教師通過運用本課知識處理過的圖片,如同一張圖片的不同明暗效果,不同色調效果,吸引了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從科技發展以及普及的角度和信息知識的實用程度進行了訓導:“信息科技發展速度和普及速度快,即使在現在,我們也能看到相機、手機等拍照工具。但是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操作能力,才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身有所長,學有所用?!睂W生在更深程度上理解了信息工具的普及應用以及信息知識的實用性后,樹立起了正確的學習態度,促進了課堂上高效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學習。
二、開展小組教學,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
要達到基本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從自身做起,進行必要的信息知識講授,還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考慮,從偏遠農村小學生信息較弱的信息知識學習能力基礎出發,同時根據新課知識的特點,開展必要的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都能學有所獲,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和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影片剪輯添風采”時,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高效的實踐學習,開展了小組合作教學。首先,教師將學生按照不同信息素養水平進行了科學的差異化分組,同時,為了兼顧男學生和女學生對信息知識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持續學習能力水平的不同,盡量將男學生和女學生分在同一組,提升小組的整體學習能力。在進行“編輯修飾影片”相關操作學習,如“視頻效果”“視頻過渡”等步驟的操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都及時得到了組員的幫助。如學生小凱由于生活中對信息知識接觸較少,所以在針對“背景音樂”的插入學習時對理論知識不理解。但是與小凱同組的學生按照正確的操作步驟,向小凱再一次演示插入“背景音樂”的操作步驟,并進行視頻的播放,讓小凱看到了實際的效果,提升了小凱持續學習的信心。教師開展的小組合作教學,保證了全體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三、鼓勵當場實踐,通過實踐促進學生理解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習者通過頻繁的實踐進行學習。偏遠農村小學的學生接觸的信息環境較少,所以在實際的信息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實踐,通過實踐讓學生快速理解信息知識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圖像瀏覽很輕松”時,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高效學習,決定引導學生直接通過實踐操作進行學習。且因為校園網絡速度較慢,所以教師還在課前將學生時間需要的“QQ影像”軟件安裝到了每個計算機中,減少了學生課堂準備時間,為學生的實踐學習預留了更充沛的時間。學生在跟著教師指導的步驟進行操作以及不斷看到圖像的變化效果,讓學生更快地理解了本課知識。
綜上所述,偏遠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達到高效的教學以及讓學生高效學習的目標,就要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正中央,根據學生的狀態開展信息技術教學。通過豐富課堂教學資料,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態度;同時開展高效率的小組合作教學,讓偏遠農村的小學生通過互助學習,保證課堂上的學習質量;另外還特別需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實踐學習,讓學生的主動實踐促進自身深入理解和記憶信息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馬福俊.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66.
[2]胡勇.淺談如何在農村小學更有效地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7(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