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要
摘 ?要:現代數學教育理念對小學數學課堂的影響極其深遠。為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意識,應注重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用,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從當下小學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現狀與作用進行分析,進而對教學策略予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應用意識;數學思想
引言:數學的應用意識是基于學生對基本知識能夠熟練掌握之上的,其中包含對數學思想的應用,以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需要先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應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在日常教學中作出相應的設計,才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意識與能力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形成能力就有助于意識提升,相應的,培養意識也能夠促進能力的進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現狀
基于當代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對于學生知識應用方面的培養常以解題能力為主。許多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認為大量的習題的練習是鞏固學生知識基礎的唯一方式,因此“灌輸式”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十分嚴重。但“灌輸式”教學存在嚴重的弊端,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并不利于自身興趣的激發,也就更無法談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就應試教育而言,“灌輸式”教學對知識基礎鞏固的確具有一定的幫助,但學生也會在長期的壓力之下逐漸喪失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而淪為“學習機器”,或是過分依賴教師的課堂講解,喪失主觀學習意識。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在教學中扮演著領路人的角色,其所制定的教學方案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若教師只關心知識的講解而忽略應用意識的培養,那么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愛也無法長久維持下去。小學教育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黃金時期,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的主觀意識與學習興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使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從而減少目前的這些弊端。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作用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思維較為活躍,面對數學問題是其思路也是呈現放射狀態的,教育學中將之稱為“發散性思維”。但與成熟的發散性思維有所不同的是,受年齡等因素的限制,小學生尚處于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初期。因此,教師在數學能力素養培育時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及意識的激發,不僅要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更要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才能使學生在面對一些問題時對知識具有更高的應用性,這也是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重要性。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激發應用意識
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之初,教師要注重對自身教學觀念的改變。自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推廣以來,大部分教師能夠接受新教育理念,并在實際教學中收獲了明顯的成果。然而部分教師過分依賴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觀念仍未改變,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目前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弊端無法有效改變,這也嚴重阻礙了我國素質教學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自身觀念的轉變,真正認識到培養應用意識的重要性,以自身的教育觀念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思維意識,提高數學知識的實用程度,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二)革新教學模式,提升應用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對教學方法作出必要的改革。當代教育中有許多優秀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題組內化法等,都能夠對提升學生應用意識起到助益作用,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應用能力緊密融合起來。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優秀的教學方法,能夠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如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等公理,不僅可以作為基礎知識輔助后續的數學學習,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提供方法指導。將公理及數學知識合理引入生活常識中,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一種方法。
(三)組織數學知識競賽,強化應用意識
組織適當的數學競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數學培養中的應用意識有所聯系的是,學生能在競爭中逐漸提升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夠從多種思維角度進行思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獲得更多的成就感與研究樂趣,這是拓展學生數學興趣的關鍵所在。在組織競賽的同時,教師也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輔助學生提升應用意識,競賽中的點評方式應是多樣性的,才能讓學生更準確地發現自身的優勢所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在競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貫徹更深入的教育理念,就必須要從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入手。通過教學情景設計與課堂內容安排等方式,不斷增加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使學生在教學中能夠明確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從而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邵茹.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347.
[2]班基正.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J].學周刊,2014(2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