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瑜琪
摘要:隨著我國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斷提升,在每個學科的學習中都要適當的貫穿德育教育,尤其是英語這樣的語言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態度的端正,幫助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格素質的養成,同時在以后的成長和生活中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英語;滲透;德育教育
目前,在素質教育要求下,英語學習不僅更加注重英語的實踐應用,而且更加關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使學生既能在日常學習中增強實踐應用能力,也能讓他們在德育教育的影響下成為具有道德修養的高素質人才,從而滿足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此,在結合更多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參與性顯著提升的基礎上,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能使英語教學得到有效延伸,還為教師們提供了更多教學素材。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目前教師需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一、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初中學生正處于敏感的年齡期,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成長需要正確的榜樣來學習。所以,在這階段,身為教師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其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僅是語言知識類的學習,更是一種人與人情感的交流、智力和潛在的能力的開發和社會交際能力的早期培養,是老師和學生心靈溝通的紐帶。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特別重要的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體現出人人平等、相互之間尊重、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融洽、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學習的同時,品德、品質都得到培養,思想和性格也都可以得到完善。初中生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外,還要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完美的道德品質,對學生進行思想德育的教育,要言行兼備,且行為教育大于語言教育。身為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重難點突出、字跡工整且不含乏味的板書和創造性、靈活性的教法融入學生,熏陶學生,加強初中生心靈和道德的涵養,讓學生自然而然形成嚴謹的學習習慣,教師還要對學生同等待遇,少一些指責,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認可。
二、結合英語日常用語,對學生進行講文明、講禮貌教育
教育必須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否則教育就是失敗的。所以,教師除了對學生傳授知識外,更要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和價值觀。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該特別注意使用禮貌的課堂用語以及初中英語課本里的日常用語。這些日常用語大多是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習慣用語,蘊含著極其豐富的道德美、自然美。教師在上課時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文明禮貌教育。例如,每天早上走進教室時,要對學生說:“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學生也要說:“Good morning,teacher.”之后,教師要說:“sit down,please.”;下課時,教師要對學生說:“Good Bye,class.”這時,學生也要說:“Good Bye,teacher.”這些親密的用語,使師生之間的感情變得融洽與親密。同時,也教育學生在人與人之間見面要使用禮貌的用語。此外,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讓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要使用“please”。如果學生做得很好,教師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表揚:“Very good!” “Wonderful!”“Great!”“You are clever!”“You are very brave!”“You are very active!”當教師自己做錯或者說錯話時,應立即糾正,并向學生道歉:“I beg your pardon!”“I am sorry!”另外,教師還要告訴學生,在打擾別人時,要先說:“Excuse me.”在給別人制造了麻煩時,要說:“I’m sorry.”在得到別人幫助時,要說:“Thank you”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溝通了與教師的感情,還懂得文明、禮貌、社會公德的重要性。
三、創設學習情景,在知識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圍繞課題的中思想,設計出問題,保證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在思想上有所提升。教師在授課前,要充分理解教材所表述的德育意義,學會把德育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相結合,滲透到英語教學當中。另外,教師也應積極開展諸如“讀書會”等活動,組織學生閱讀一些教育性思想性俱佳的書籍,通過書寫讀書報告,舉行報告會等活動,對閱讀的書籍內容進行總結概括,學習文章里面的知識內容和蘊含的精神內涵,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引導學生從中接受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結合課外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英語的課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范圍很廣。諸如英語角,收集英語諺語,發E-mail,節日發賀卡,英語演講比賽等。這些活動是學習知識的途徑,又是陶冶情操、洗滌心靈的橋梁。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多,他們往往不懂得關心、愛護別人。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結合英語的課外活動加以引導,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
五、樹立榜樣,讓榜樣的力量鼓勵學生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大部分學生由于英語基礎不扎實,隨著知識的增加,內容的加深,有些學生感覺吃力,自控力弱的學生會出現退縮、畏難情緒;也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怕讀錯而不敢開口,怕說錯而羞于舉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講一些名人名家立志成才的英文故事。讓學生明白在學習過程中人人都會遇到困難,關鍵是要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失敗,才能戰勝自我。也可以講講本班內某些學生是如何刻苦學習,克服困難而名列前茅的。利用黑板墻報張貼優秀的作品:學生優秀的英文作文、雋永的英文書法、英語活動中獲獎的獎狀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些榜樣,通過具體、直觀的形象,讓他們知道如何面對困難,培養學生堅忍不拔、努力拼搏、勇往直前堅強的意志力。
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決非一蹴而就。教師應充分利用英語教材中豐富的德育資源,在教學中應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語言感染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實有效、持之以恒地把德育貫穿到英語教學始終,學生的德育工作一定會取得明顯成效。
參考文獻:
[1]洪媛.淺析激發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96.
[2]劉璐.初中英語問題化學習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