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楷
摘 ?要:小學生的身體發育十分關鍵,體育教學的效率十分重要。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學生成長發育階段特點影響,增強體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圍繞小學體育趣味性課堂建設展開探究,詳細介紹了小學體育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語言生動化;體育動作形象化;體育教學游戲化;體育競賽娛樂化等不同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教學;課堂建設
一、引言
小學體育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活動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形式豐富的體育活動。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能夠得到身體素質的提升,還能夠培養自身的體育興趣,有利于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在健康身體素質的幫助下積極成長。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生動性與趣味性,增加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小學體育的趣味性課堂建設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十分有利,還能夠提升體育課堂的建設效率。小學體育趣味性課堂建設的教學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
二、教學語言生動化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語言能力發展有限,一方面學生對學術性強、教學專業性強的術語理解能力差,另一方面,學生對學術性強教學專業性強的術語感到陌生,課堂積極性不高。小學體育教師要從學生的語言發展階段特點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生動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例如,在“隊列與隊形”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整齊劃一的隊形應該怎樣做,在學生不能按照教師指令進行體育隊形標齊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以下語音對學生進行引導:“讓老師看看,是哪顆小白菜還沒有跟其他小白菜對齊呀”學生初次聽到這樣的擬人化稱呼時感到十分新鮮,甚至還有的學生說自己不是小白菜,是大蘿卜。課堂環境非常輕松,學生也爭先做隊形整齊的“小白菜”,隊形學習過程中樂于聽從教師指揮,課堂紀律得到了保證,學生也在趣味中收獲了體育知識。
三、體育動作形象化
前文提到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有限,教學語言生動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體育知識。那么,體育教師將體育動作進行形象化講解則有利于學生更快掌握體育動作,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并且不容易遺忘。教師在形象化講解體育動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盡量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產生聯系,這樣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記憶刺激點,學生今后再看到相關事物時就能夠對體育動作進行回顧,幫助學生記憶,學習效果更加深入。體育動作形象化的教學主要對學生的記憶效果產生幫助,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投擲”有關內容時,將其中的動作進行擬人化,向學生解釋動作,幫助學生記憶體育動作。在進行投擲動作學習過程中,有部分學生總是記不住手的正確放置位置,不能與身體配合進行投擲活動。體育教師可以將投擲動作與動物動作進行聯系,給體育動作起名字,投擲動作就可以起名為“猴子扔香蕉”,使學生聯想到猴子向同伴投擲香蕉的動作,與學生平時觀看的《動物世界》當中的片段產生了聯系,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效率更高。形象化的體育動作能夠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記憶,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四、體育教學游戲化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學生對生動有趣的教學更加感興趣,這也是小學體育教師在建設高效體育課堂過程中需要緊緊抓住的要點。小學體育教師在建設趣味性課堂過程中可以將體育教學進行游戲化改造,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特點。學生的活潑好動性格能夠在游戲化的體育課堂中得到滿足,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積極理解與學習。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利用游戲方式進行對課堂學習環境的建設是積極的,學生的身心都能夠得到愉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由于乒乓球運動對身體協調性要求較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較差,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開展“大小相反”游戲,學生口中說“籃球”,手中比劃乒乓球的大小,口中說“乒乓球”,手中比劃籃球的大小。教師通過這樣的游戲對學生的反應能力進行鍛煉,學生對趣味性的游戲接受程度也比較高,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教師想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反應與協調能力在體育游戲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學生在游戲化體育教學當中快樂學習,體育技能與體育素質得到增強。
五、體育競賽娛樂化
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競賽,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競賽也十分感興趣。小學生年齡雖小,但競爭心態卻一點都不弱。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成熟程度都存在一定不足,很容易在體育競賽過程中產生沖突,對學生之間的同學感情產生不良影響,對體育課堂的積極建設也存在消極影響。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體育競賽的內容進行改造,增加體育競賽當中的娛樂性,降低其中的競爭性,盡量使學生在體育競賽過程中都能夠有積極的情感收獲,感受體育競賽更多的趣味性,減少學生之間摩擦事件的產生。
例如,教師在體育競賽中加入更多的團結元素,促進學生在集體性競賽中體會合作的力量,增加對團結合作的學習感悟。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賽跑訓練過程中,定期帶領學生開展跑步競賽,制定規則時改變傳統擔任競賽的規則,以多個學生為同一單位,以固定組合內所有學生整體成績作為每一個學生的跑步成績,并進行班級排名。體育教學中能夠觀察到,在這種模式的跑步競賽當中,學生在賽跑過程中會更多地鼓勵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幫助他們提高跑步成績,整體跑步成績有一定提升。學生在多人集體競賽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體育精神的鍛煉,也得到了有關同學情誼的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
六、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要以學生成長特點為切入點,在掌握學生學習需要的基礎上開展各項體育教學活動。小學體育教師在考慮到學生成長發育需要的基礎上,增強體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采取教學語言生動化、體育動作形象化、體育教學游戲化、體育競賽娛樂化等教學策略開展實際教學活動,建設趣味性體育課堂,提高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效率,增強體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酈圣楠.寓教于樂,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應用探析[J].才智,2019(27):80.
[2]沈艷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開發及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