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甜甜 于易銘 葉琪
摘要:在人們不懈的摸索與努力下,低碳物流的理論機制日漸趨于成熟。而在諸多客觀條件的制約下,國內很晚才接觸到這個領域,落后在了起跑線上。基于此,筆者以低碳物流的本質著手,沿用國外的先進理念,揭示了國內物流業的短板與薄弱點所在,從宏觀、微觀兩個層面出發,進行全面的考量,以期在前人的基礎上創建新的低碳物流評價體系。
關鍵詞:低碳物流;低碳經濟;研究綜述
1引言
物流肩負著中樞的作用,將生產、消費對接了起來,為生活條件的進步做出了不可取代的貢獻。而在日新月異的社會條件下,人們的生活訴求變得更加多元,綠色理念更是受到了一致的青睞與認可,只有在低碳物流的支持下,低碳理念才能順利貫徹到實處。不僅如此,在網絡的大規模普及下,也給電商領域帶來了廣闊、肥沃的生存土壤,其中低碳物流無疑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毫無疑問,筆者本次的探究工作具備著不容忽視的參照價值與建設性意義,希望能帶來一定的思路與啟迪,為綠色事業做出貢獻。
2低碳物流的內涵
2.1從物流作業環節來定義
徐旭曾對低碳物流做出過這樣的詮釋;以低排低能耗為出發點,涵蓋了低碳運輸、包裝等諸多流程的體系。將低碳理念貫徹到全部環節中,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也是低碳物流的使命所在。這其中囊括了大量的子系統,如低碳運輸、倉儲等,據此具備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2.2從物流管理過程來定義
王國文表達過這樣的看法,低碳物流就是把綠色、低碳理念滲透到物流、供應鏈的每個角落,從最初的采購到后續的生產等。而綠色供應鏈,顧名思義就是立足于自然環境法,圍繞供應方、制造方乃至客戶的資源管控與再利用機制。
李東光一針見血地指出,低碳物流絕非一味追求能耗的削減,削減碳強度才是核心任務。從本質上看,這樣的模式就是在先進技術與科學規劃的幫助下,做到低碳物流,不光有助于緩解龐大的能源負荷,更是能夠協調經濟進步的步伐,讓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立竿見影的進步。
3低碳物流評價體系
3.1國外對物流評價研究
(1)Huang等沿用了生命周期法的思路,創立出了道路的修筑與評價模型,又以國外道路A34作為實際探究的目標,獲取了其能耗與排放數值,校檢了模型的意義所在。然而,該探究工作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把目光局限在了施工環節,而忽視了后續使用時的排放量。Ali則以碳追蹤為切入點,嘗試著將ECP與產品整合起來,以求時刻掌控產品的碳排水準,得到最精確、可靠的數據,以便于后續的管理工作。McKinnon則順利打造出了解析模型,能夠準確、直觀地測算出物流業務帶來的碳排放。就構架上看,該模型涵蓋了功能、產品、商業等一系列要素。Alan另辟蹊徑,把探究重心放在了產品層的碳足跡上,并察覺到這類措施不光在技術上有很大的阻力,也要耗費大量的資源與精力,實際價值不盡如人意,覺得脫碳技術才是更合理的方向。
(2)MarcinFoltyński則為我們帶來的這樣的思路,那就是把電動車也鑲嵌到物流體系內,以免反復停車產生源源不斷地廢棄,破壞空氣品質。接下來,這位專家更是立足于客觀條件,選取了盧卡等三處城市,圍繞電動汽車的運營表現做出了全方位的剖析,發現電動車能讓碳排量得到極大程度地削減,還有助于控制噪音帶來的干擾。
3.2國內對物流評價的分析
(1)數據包絡分析法。其是運用線性規劃方法,依據多投入與多產出的指標體系,評價同類決策單位相對有效性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它擴充了微觀經濟中的生產函數理論與其應用技術,具有輸入的消極性和輸出的積極性①、量綱無關性、可自由處理性等優點,因而具備簡化計算、避免主觀因素干擾、降低誤差等優越性。正因為其獨有的優勢,自從DEA方法提出以來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并在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果,逐漸成為管理科學、評價技術、系統工程與決策分析等學科與領域中普遍使用的分析工具與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領域中對DEA方法的應用較為普遍,主要集中于物流企業績效評價、物流配送效率、企業自營物流、物流服務提供商的選擇和評判、物流中心選址等許多方面。目前,國內外有關DEA方法在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及其影響正不斷擴大和加深。
(2)隨機前沿分析法。隨機前沿方法是一種利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進行效率評估的方法。其主要由隨機前沿成本函數分析與隨機前沿產出函數分析組成,適用于多投入、單產出的情況,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主要是針對技術效率的測度。該方法的模型假設比DEA方法繁雜,其需要明確生產函數的投入與產出變量、生產函數的形式、外部變量與生產函數間的關聯,考慮隨機誤差以及事先假定無效率項的分布。然后建立隨機前沿分析模型,測算實際生產函數與效率前沿面間的差距,從而對生產的技術效率或成本效率進行評價。
李小娟根據低碳物流系統功能要素、低碳物流系統運作模式的不同,對我國低碳物流的發展模式進行了系統總結,并針對低碳物流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司;梁歌等基于QFD基本原理將低碳物流發展模式劃分為源頭低碳型、過程低碳型、產出低碳型、消費低碳型和全面型低碳型5大類伙尚婭等介紹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現狀以及熱帶特色農產品低碳物流面臨的困境,提出了一種基于RFID技術的熱帶特色農產品低碳物流發展模式伙朱培培和徐旭在分析循環經濟和低碳物流的基礎上,將循環經濟條件下的低碳物流發展模式概括為物流活動的減量化模式、物流活動的循環化模式、物流活動的低碳化模式伙胡云超等對城市配送綠色化發展模式進行了總結歸納,并提出了城市配送體系構建的思路,為低碳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思想。
事實上,在低碳物流的理念問世后,就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學者們也前赴后繼的投身其中,沿用不同的思路與手段,圍繞該領域展開了系統、透徹的剖析,可就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理論體系還算不上盡善盡美,暴露出了大量的盲區與空白。要知道,學者們對低碳物流的詮釋還沒能達成一致,各類見解層出不窮,而最權威、主流的,就是憑借各類措施與規劃,
4 結束語
毫無疑問,構筑低碳物流環境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使命,不光要從生產、回收等環節上著手,更要做出全局的考量,打造更先進的物流機制,朝著低碳化的方向靠攏,才能斬獲理想的成效。這就要求政府、公司妥善肩負起自身的使命,為實現這樣的目標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顯然,在這條道路上,離不開探究工作的指引,信息平臺的構建更是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現階段,可供參照的資料十分有限,拖累了行業前進的步伐。想要扭轉這樣的困境,就要善于吸收國外的先進理念,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顯然,要是失去了數據上的測算與解析,探究成果也就變得毫無作用。總的來看,低碳物流脫胎于生態、經濟、物流等諸多領域,關乎到整個文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楊濤.關于低碳物流的內涵及相關問題的探討[J].上海物流,2017,(3):18-21.
[2]王國文.低碳物流與綠色供應鏈:概念、流程與政策[J].開放導報,2018,(2):37-40.
[3]陶 晶 . 低 碳 經 濟 下 的 低 碳 物 流 探 討 [J]. 中國經貿導刊,2016,(12):72-72.
[4]羅凌妍. 低碳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5):163-166.
[5]饒衛振,金淳,王新華,等. 考慮道路坡度因素的低碳問題模型與求解策略[J]. 系統工程理論與時間,2014(8):2082-2095.
[6]范璐. 低碳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 中國流通經濟,2011(8):46-51.
[7]肖燕,程云康,周康渠. 基于低碳物流的 SLP 法在工廠布局的應用[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1(11):24-29.
[8]唐建榮,盧玲.低碳約束下的物流效率分析——以東部十省市為例[J].中國流通經濟,2013,01:40-47.
基金項目: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科研基金項目《區域低碳物流發展評價及提升路徑探究——基于淮河生態經濟帶視角》(編號:XSKY1914ZD)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