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根據當下沙畫藝術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實踐與成果,從教師教學實際出發,分析沙畫教學在學校教育中可持續發展的特性。沙畫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突出美術表現與創意實踐的學科特性,在新課標指引下需要更多的支持與關注。
關鍵詞:沙畫藝術;核心素養;社團建設
智能技術迅速普及的今天,我國教育也進入“核心素養”時期。校園的學習與生活構成了學生主要的生命時空與生活方式,校園課程設置與安排,營造出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文化環境,決定著他們的發展水平與未來,而沙畫藝術,既溫和又強勢地俘獲了校園內眾多師生的心。這種將傳統藝術、現代媒體藝術與舞臺藝術相結合的新興美術學科,為觀者營造全面的視聽享受,在中學校園的文化建設發展中,具有可持續的推動作用。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沙畫社團教學中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將“核心素養”落實到日常的教學當中?
一、圖像識讀——讀懂沙畫藝術
在沙畫社團的建設和傳承中,教師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沙畫作品獨特的表現手法,用觀察、感受、聯系、比較、搜集、記錄、思考、討論等方法綜合體驗沙畫藝術的魅力。如引導學生觀察烏克蘭當代沙畫藝術大師西蒙諾娃的沙畫作品,從畫面中1.你看到了什么?2.你聽到了什么?3.你感受到了什么?4.你想到了什么?這四個問題來啟發學生有目的地識讀圖像。學生會說看到了人物、動物、景物等內容;聽到了馬蹄聲、風聲、雨聲等聲音;感受到了期待、絕望、緊張等情緒;想到了夢境、戰爭、歷史等畫面。用思考和討論的方式,進一步“透過現象看本質”,解讀圖像的內涵和意義。西蒙諾娃的沙畫畫面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她喜歡將人物、動物、景物等多元融合,帶有超現實意味,感染力強。通過欣賞沙畫藝術家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沙畫作品,引導學生整合適合自己的一套藝術表現手法,進行構思、創意、手繪、表演、交流,解讀當下社會生活中的各類沙畫藝術作品。
二、美術表現——體驗沙畫藝術
當代的沙畫藝術主要劃分為靜態沙畫與動態沙畫,我校的沙畫社團主要以動態沙畫課程為主。基礎的沙畫課程內容可以設置得比較簡單且自由,如沙畫表現的基本技法:鋪沙、灑沙、揚沙、捏沙等進行即興創作。畫面內容可以通過畫面整體或局部的轉呈來表現動態的故事場景如古詩詞、歌曲、朗誦等。我校的沙畫社團在創立之初,部分學生曾經用動態沙畫的藝術形式做過宣傳校園文化生活的短視頻,達到了超出預料的宣傳效果,也曾經制作flash動畫參加校外美術比賽,獲得理想成績,而沙畫社團也成為了我校社團建設中的招牌社團、特色社團。社團內的每個學生都能夠憑借自己的沙畫作品表達自己特有的、不為人知的情感,通過畫面的轉呈結合身體語言來表達對生活與藝術的熱愛,更能夠展示自我的獨特魅力,獲得自我成長與成就。
三、審美判斷——感知沙畫藝術
沙畫藝術雖然是新興學科,但是由其衍生出來的相關藝術種類卻非常多,如靜態沙畫中的固彩、沙瓶、浮雕沙畫等等;動態沙畫中的彩沙、水影畫等等。動靜結合的沙畫藝術除了可以多維度地提升學生審美判斷能力以外,還可以豐富學生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沙畫藝術的形式,增加藝術體驗,發散藝術思維,可以讓學生把作品帶回家裝點生活,提升審美情趣。靜態沙畫與動態沙畫之間的聯系與分析,可以進一步使學生體驗到動態沙畫藝術獨特魅力:運用借位、重復、重疊等方法,將畫面不斷分割與轉換。沙畫藝術不僅可以演繹一個故事,甚至可以將多種藝術表現結合起來,如電影藝術手法意識流:將現實、幻覺、夢境、想象等內容組合成無邏輯的藝術表現;動漫形象沙畫串燒:將自己喜歡的動漫形象以畫面串燒的形式不斷呈現等等。
四、創意實踐——玩轉沙畫藝術
強調學生“學”、“想象”和“動手”,再啟發學生將自己的思想更好地通過動態沙畫藝術表達出來。2018年12月23日與2019年5月12日,我們沙畫社分別創作表演了沙畫朗誦作品《雪花飄進1935》及沙畫合唱作品《我們都是追夢人》。參考、對比、想象、加工、調整……創作的過程是一次次的借鑒、嘗試、推翻、再造、磨合、練習……不斷重復著分析、思考、探究、討論……從草圖到沙畫,從表演到綜合呈現,不斷改良優化,直到呈現出最佳狀態。這也是一次次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傳遞美的過程。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與此同時,師生之間、物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與默契,凸顯了一起“玩”的可貴。
五、文化理解——升華沙畫藝術
杜威說: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這種教育不局限于技能的傳授,更多在教與學的溝通。主動與學生拉近關系,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讓學生收獲自己想要的知識與技能,用學生容易接受的過程與方法,在心理上與學生達到共情,教師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交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從日常的文化生活中理解沙畫藝術的魅力,升華社會藝術的表現形式。沙畫課程的設置建議要從易到難層層遞進,最好還能有內化的含義,如心靈教育的故事——《陽光的溫暖》、《寬容的花》、《頑強的生命》等;古詩演繹——《靜夜詩》、《登鶴雀樓》、《憫農》等;文化教育的滲透——《我的家》、《美麗的校園》、《節約用水》等。
沙畫藝術可以素描、可以國畫;可以寫實、可以寫意;可以內化、可以共情。想要畫出好的沙畫作品,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從而慢慢產生質的升華。在傳承中發展,在研究中創新,讓我們一起去和時間交朋友,在核心素養語境下,體驗一縷輕沙的魅力。
作者簡介:楊芳(1987-),女,福建,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漳州校區,中學美術教師,碩士,意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