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勝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漸漸融入各大學校,培養人才的技術和培養人才的理念得到了最大的優化,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樣,新課改中重點提到了核心素養,在這其中,核心素養主要強調的就是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筆者深入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希望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方案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源頭是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應該從小學學生開始樹立創新的意識,利用數學應用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從數學學習中開拓視野,明確掌握創新方法。當然,受傳統理念影響,一些教師對創新意識的培養認識不深刻,所以為了更加全方面的培養數學方面的復合型人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迫在眉睫。筆者集中三大思考重點,從淺入深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建立自由的教學環境,激發創新意識
課堂是創新意識激發的第一主場,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好的輕松,開放的教學環境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新興趣,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自主開發,自主思考并不斷學習。舉個例子說明:小明和小花兩人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小明走得快,每分鐘走60米,小花每分鐘走40米,經過10分鐘后兩人相距20米。求兩地相距多少米?這是一道低年級數學題,我們鼓勵學生首先進行自主探索,要注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的精神。例如,一般同學會想到直接用兩者速度之和乘時間然后加上剩余距離,當然這是我們通用的解題方法。這個時候適當進行對學生的引導,促進他們探索未知數的設立來進行解答。小學學生的思維活躍,探索欲望強烈,在這時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鼓勵,然后以充滿童趣的方式進行解釋,比如今天我們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未知數x,我們看看他在這里能夠擔當什么重要的幫手。然后由淺入深,帶動全班學生對x進行實際數學應用的創新探索。
在這同時,留出學生們交流的時間,讓學生互相溝通交流想法。創新意識的激發有時候在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中能夠被激發,在不同思維的碰撞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被無限的擴大。當然在這個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能力稍微薄弱的學生,共同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要注意加以引導,不要讓學生偏離課題。稍加約束的開放、輕松的課堂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升創新意識
數學的現實應用是和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可以說,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小學學生對周圍保持很高的好奇心,對周圍的事情有著許多疑問。保持足夠的疑問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學生能夠提升她們的創新意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分析問題的同時要注意不斷變換條件,讓學生在不同的條件中研究不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在遇到問題的不同解答時,要注意讓同學思考哪種方法更加簡便,討論不同解答的優勢,如果有不同看法就進行探討,不斷激發她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樣更有助于創新潛力的開發。
舉個典型路程的數學應用例子:兩人繞城而行,一人每小時行9千米,另一人每小時行5千米?,F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行進速度慢的人遇見另一人后,再行3小時回到原出發點。求速度較慢的人繞一周需要的時間為多少?此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不同解答的探索,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學生進行探討一般選擇使用未知數的設立和單位一的使用。在這個時候,要多加引導,給孩子們說明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這種數學應用類的教學題目一般更能夠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有貼近感和親近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起點,是教師的教學理念的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對教師的影響較大,部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填鴨式教學,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塞到學生的腦中,卻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這樣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被忽視,忽視了新課改的初衷。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拋棄傳統觀念落后的理念,改變固定的教學模式。比如在進行圓的教學和認識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身邊的圓形物品,或者從家中帶一些輕便的圓形硬幣,并帶一些必要的工具,一起探索如何求圓的周長。我們看到學生有使用繩子或者尺子直接測量的,要及時給予鼓勵。對想不到的學生要稍加引導,比如:你看看我們能不能利用繩子來測量呢?
同樣,在教學理念創新后,要及時觀察課堂的反饋,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斷更正,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彌補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在提升教師教學實力的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不斷發展。
四、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要從多方面著手,教師著力培養創新性的課堂教學模式。創立開放輕松的教學環境,聯系實際開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提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國家不斷輸送復合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湯曉峰《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8年10期.
[2]《淺談利用分析法解答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 王成南 《數碼設計(下)》 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