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
摘 要:閱讀既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作者在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和觀點,解決文章相關的一些問題。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在長期的工作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歸納了一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閱讀能力;注重自讀;教學藝術
近幾年來,初中語文各類試卷中都存在著課外閱讀題型,而且題量逐年增多。針對這一新形勢,我 覺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大關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將學生從無邊的題海中解脫出來,提高語文閱讀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呢?如何使學生從死 記硬背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呢?如何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從苦學到巧學呢?這是很值得探究的問題。從我個人的教學經驗來看,我認為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 一個重要的方面。
首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必須要有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精講和評析等。
朗讀是最基本的閱讀方式,是眼、耳、口、腦并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在朗讀時,我要求學生在掌握語音、詞匯、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豐富、更完美地表情達意。默讀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速讀能在一定時間內迅速獲取文章內容,可以節省時間、加快記憶、豐富知識。復述有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背誦有利于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精讀和評析往往同時進行。
其次,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多思考,勤動筆、使用工具書等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讓他們養成通過深入思考,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如圈點批劃,摘抄要點,制作卡片,寫讀書筆記。善讀者善于用工具書。要教會學生在預習、自讀、自學過程中,運用工具書,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
再次,閱讀要注重自讀與教讀結合。自讀是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獨立地鉆研課文、理解課文。教讀是由老師對學生做必要的啟發、點撥和講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并進行閱讀訓練。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自讀既是教讀的基礎,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
最后,閱讀時還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一些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語言文字規范的讀物。其內容和形式,盡可能與課文有聯系,使課內課外相互促進,并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點和閱讀水平。然后,及時檢查評比課外閱讀的成績。方式方法多樣:可以通過統計篇目、字數、卡片、筆記等;舉行閱讀比賽、讀書匯報會、經驗交流會等;展覽優秀讀書筆記、藝術讀書心得、卡片等,評選優秀課外閱讀積極分子。
總之,指導學生閱讀是一種教學藝術,須在教學實踐中深入探討、研究,總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為提高教學質量開拓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馮麗. 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方法[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4(3):11-11.
[2]王翹楚. 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 2017.
[3]丁懷衛.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方法[J]. 新課程學習(下), 2010(3):208-208.